陸川這一趟回來,是將眾生系統的構想帶回來的。
意念轉化,這是屬於自己的權力,像後來者,則沒有這一個神通了。它應該是神給予自己的唯一,否則就亂了套了,這世界的億兆之物,隨便造,會怎麼樣?
巡察使們構建不出這一類系統來,但陸川想到的,卻是類似的方案供他們參考。
人的智慧是無窮盡的,說不定下面這麼多的巡察使,會有誰有什麼好主意,能夠最快對飼養的文明增大增肥呢?一但加快了步伐,效果就驚人了。
陸川現在的資料,更多的還是一個參考。
同時,將光年星的座標錄入,並記錄裡面的一些情況。
不管是陸川飼養的文明,還是其他巡察使飼養的文明,都會定期有負責的巡察使去檢察,不會發生漏檢的可能。透過這一些機制,保證不會出現意外。
休斯一絲不苟地完成了陸川交代的資料,然後在陸川的要求下,又是調出了其他巡察使錄入的資料。
龐大的資料,陸川大半年沒有回來,可以飼養的文明數量,突破到了兩億六千個,其中有三千多個文明是五級文明,距離收割不會太久了。
飼養文明,它們的成長會被加速,意味著這一波,一次性就可以收割個幾億積分。
這才是半年的成績,若是十年呢?
到時候可能飼養的文明數量會是幾百億個,慢算快算……數百年的時間,足夠湊夠自己提升為五級總督所需要到的審判積分了。
更何況,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的巡察使數量會越來越多,到時候速度又會不斷加快。
陸川現在完全將賺取審判積分變成了產業鏈來做,唯一殘忍一點的,就是這些文明瞭,它們成了家畜。但沒有辦法,人類文明需要延續,就必需要強大起來。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弱肉強食。
當然,現在有多少飼養的文明,不是陸川關注的重點,他關注的地方就在於這一些飼養的文明,採用的是什麼方式。
在這一些資料中,都會有著記錄。
之前商議過的方式,被許多巡察使使用,比如主角光環計劃。對一名選擇的物種族人,給它們植入記憶儲存晶片,讓它擁有超級記憶力,然後裡儲存著一到六級文明的科技。
有時候一個文明中,會選擇出一批來,防止這一名主角出了意外。
任何文明中,權力的爭奪都是非常的殘酷的,像這一些選中的主角們,總會有一些會出錯,被滅掉的。多準備幾個主角,讓它們齊心協力推動文明,就保險得多了。
這一個辦法,和自己的眾生系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主角光環計劃更多的針對少量的幸運兒,不像眾生系統,覆蓋了全民。
論速度,主角光環自然遠遠比不上眾生系統。
不過巡察使們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除了主角光環方案,另外一個方案就是知識大公開,將無數的科技進行公開,由它們自行去吃透研究,然後看誰能夠最快量產。
這一個方式,絕對的瘋狂。
文明中的各個國家,自然是拼盡了全力投入到研究當中,然後最快的量產,將科技變現到社會中,然後好更快進入到下一個課題。它們拼的,就是速度,誰的速度快,誰就掌握了更先進的科技。
打一個比方,一個國家量產六代戰機了,而你還沒有完成吃透,這不是落後,就會被捱打。
這一種逼迫感,才是要命的。
一個個國家,還不是玩了老命投入?畢竟這一些知識是公開的,如果你不研究,其他的國家就會研究,你就會落後。
到時候,弱小的國家會依靠著強大的國家,漸漸開始了聯盟,等到最後,肯定是幾個大國間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