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將這名寄生族巡察使處理掉,陸川的手一拉,十萬光年的範圍建模成功。
這裡是陸川的領域,他可以隨意做什麼。
寄生族所在的星系,比銀河系還要更為龐大一些,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二萬光年,三倍於銀河系。加上這裡的位置,造成了超乎想象的物種地帶。
“在自己還沒有獲得生化工廠之前,人類縱然已經探測到了900億光年的宇宙範圍,可是人類卻從來沒有發現過其他物種的存在。當時的人類科學家還在感嘆人類在宇宙中的獨孤,有人認為人類是唯一的智慧生命,人類是唯一的文明,基於這一個推測,是因為人類根本沒有辦法找出一絲其他文明存在的證據。”
陸川以前也弄不明白,直到自己成為了總督之後,窺視到了宇宙的秘密之後,才知道真相。
事實上,人類所看到的,是神給人類看到的。
人類被保護起來之後,就圈養在太陽系內,人類目前再怎麼努力,也只能看到外面的星系、星球,卻探測不到生命的存在的,因為神已經限制了人類。
換一句話來說,如果不是巡察使以上的級別,同樣是發現不了太陽系人類的存在的。
人類看不到外星物種,而外星物種探測時,也會認為太陽系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荒涼之地,沒有生命,沒有任何的價值。
事實上宇宙之大,物種之多,超出了人類的想象。
拿現在寄生族所在的星系,直徑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二萬光年,裡面的物種達到了億計,形成的文明就有數千萬之巨,它們在這個星系裡繁衍生息,相互戰爭,相互成長。
自然,寄生族這個數十億年的種族,便成為了霸主級別的物種。
透過寄生族總督的記憶,陸川對寄生族的歷史是多少知道一些的,比如寄生族沒有成為天選之族時,在這一個星系內,至少有數個物種能夠和寄生族抗衡,甚至還有一個物種壓制著寄生族。
等到寄生族進化到引起神的注意時,在成為天選之族後,才是一舉脫穎而出,成為了這一個星系內的霸主物種。
不過寄生族很少會對一個物種滅族,頂多是大量的寄生。
寄生族會這麼做,並不是說它們心有仁慈,而是它們的生存條件有關的。它們需要寄生,如果滅族了某一個物種,寄生族的後代就少了一種優良與它們契合的物種。
於是寄生族的做法,就是先寄生,慢慢發展族人,等到這個物種虛弱時,會對這一個物種停止寄生,給它們繁衍生息的時間,直到這一個物種重新繁盛之後,再一次寄生。
寄生族的生命週期太長了,非必要,它們不會分裂太多族人出來。
它們的種種特徵,保證了它們霸主地位的同時,又不會破壞這一個星系內的物種生態,讓星系內的物種一直存在,並且經久不衰。
不過寄生族再強大,在如此大的星系內,也不可能處處有它們的身影。
三十二萬光年,實在是太大了。寄生族想要跨越星球,也不是一下子可以辦到的。它們在宇宙中,如果長時間沒有達到星球,一樣會死在太空中。
這一種移動速度,縱然寄生族出現了數十億年的時間,可它們最終的勢力範圍,也只是六萬光年左右。
不要以為六萬光年很小,整個太陽系的直徑,也不過是1光年,和寄生族相關了六萬倍,這是一個什麼樣離譜的概念了?
整個銀河系也才勉強算是十萬光年,換算一下,寄生族幾乎縱橫了整個銀河系。
寄生族成為天選之族後,出現的巡察使,它們已經可以跨星系,但它們能給寄生族帶來的並沒有擴大多少星域範圍,主要是寄生族不是科技文明,無法進行越遠越大的擴張。
這一個星系的物種,足夠它們寄生了,所以才會一直龜縮在這裡。
透過寄生族總督的記憶,陸川是知道寄生族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但陸川卻沒有親眼目睹過。寄生族總督的記憶像是一場電影,很難有切身體會的感覺,沒有那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所以知道是一回事,進去體會又是一回事。
來都來了,陸川不可能就這麼走了。
建模完成的三維星河圖上,陸川放大,確認了寄生族所在的星域範圍。有著寄生族總督的記憶,這一切都難不到陸川。
在三十二萬光年中尋找五分之一的位置,實在不算什麼挑戰。
在十萬光年內,陸川不需要參照物,也不需要足跡,便可以隨意地移動。
所以陸川直接就選擇了寄生族的母星,一顆漆黑暗淡無光的星球,一種在宇宙中也是奇特存在的星球。它之龐大,絲毫不亞於太陽的尺寸,暗淡無光的原因,就在於它附近並沒有太陽恆星的存在。
意念鎖定,下一刻陸川消失掉。
等到出現時,陸川已經處於一顆如同夜幕降臨的星球上。
不能說沒有一絲光澤,卻真的能見度非常的低。
在這裡,便是寄生族的母星,一顆類似於死星的存在。在這裡,寄生族並非唯一的物種,還有著數以百記不同的物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