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川倒沒有這一種感覺,舒服地坐在月球號上,接下來便是等了。
月球號會自動駕駛,抵達火星上。
月球號的動力系統已經不再使用燃料,而是可控核聚變動力,源源不斷地提供著強大的能量給推進器,足夠保證推進器工作很久。
宇宙飛行,非常的無聊,外面的景象幾乎是一樣的,沒有日夜之分。
正如在大海上行駛,你所見到的幾乎是一樣的,容易讓人疲憊。
…………
火星。
月球號緩緩降落,映入陸川的眼中的,是一座已經有些規模的巨大城市。從上望下去,整齊劃一的街道,又各有不同的特色建築物,將一個城市的雛形給展現出來。
這一座城市,陸川是按照著國際超一線城市來打造的。
現代地球上的城市,只有兩座城市被評為一線一檔的城市,其中之一便是紐約,它是世界上最頂尖的兩個城市之一。
陸川概念中的超一線,就是要超過紐約市,比紐約市更大,更加的有規劃性,在綠化上也要遠遠甩開紐約市。
這些只是常規的,真心的核心,還是城市智慧科技化。
火星城將是一座智慧城市,這一點陸川參考了競技之城的一些地方。覆蓋著全市的獨立網路,所處不在的人工智慧,服務於這一個城市的龐大機器人群。
在這裡,陸川投入的將是懸浮汽車做為交通工具。
懸浮汽車的技術兌換,只需要一百萬競技積分,一艘月球號的價格而已,非常的划算。
採用的是核動力,讓懸浮汽車幾乎不用擔心能量的問題。也就代表著,火星城的上空,將會出現一道道類似於科幻電影中才出現的一幕,汽車都是行駛在天空中的。
涉及到空管,所以到時候的行駛系統,將會由小薇掌控,每一輛懸浮汽車都會受到除錯,不存在車禍等等的情況。
想要做到這一點,陸川知道,自己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一座城市的建立,不是說你將高樓大廈建立起來就可以的。在火星城,單是一個天穹系統,現在都還處於基礎的建設當中,沒有正式啟用。
沒有天穹系統,這裡的植物就無法生存。
像種植用的土壤,需要陸川從地球上攜帶過來。這些都只是小事情,陸川這一趟過來,儲物空間裡便裝滿了泥土,足夠城市使用了。
透過艦橋,陸川可以看到在下面的城市中,每一條街道上都有著數量龐大的機器人在忙碌著。
巨型的運輸機器人,它們的工作效率絕對誇張。
而更多的巨型機器裝置在這裡工作著,拿挖掘來說,每一次都可以挖起數百餘噸的泥土,然後裝到了比礦用卡車還要更為龐大的運輸車上。
在這裡,一切都是智慧自動化,它們擁有獨立的工作程式,但又受控於小薇。
從月球號上望下去,給人的感覺是震撼的。
更遠的地方,在城市之外,是無數龐大的工廠群,幾乎望不到盡頭。自給自足的方式,建設這一座城市的每一個螺絲都是隻能建立工廠製造出來。
到了現在,火星上的工廠數量之多,多達數萬座。
這些工廠的規模都是龐大無比的,它不需要天穹系統的保護,可以果露在火星的表層上使用。工廠內部,全是採用的全封閉車間,全智慧自動化,採用的全是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