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多說,陸川下了主席臺。
接下,陸川在員工食堂裡,吃了一頓這裡的飯菜。陸川深受過食堂的苦,所以在自己的公司裡,自然不會搞那一套,請的是某酒店的一個廚房團隊,保證了這裡的飲食。
為此,陸川的開支會非常大。
不過陸川不在乎了,高科技公司嘛,燒的就是錢。
下午,陸川又到宣傳部裡,確認了他們目前的成果。兩則影片,第一則的點選率達到了一億六千萬,而第二則,突破到了兩億。
在砸錢的情況下,能有這一個成績,也在意料當中。
離開了宣傳部,陸川最後到的是技術部。
技術部只是一個籠統的部門,最終會拆分成十數個部門。由於公司的人員大多數是招進來的,沒有什麼技術大佬在坐鎮,這技術部門更多的只是論證前沿科技。
陸川在技術上不太懂,這也是為什麼陸川要將自己定義成為一個投資人的原因。
否則你說AR技術是你開發出來的,人家隨便提點專業性的問題,陸川都會悲催了。一個土木工程系的人,你懂這裡面的道道嗎?
鼓勵了一下技術部的員工,陸川才是帶著武衛它們離開。
…………
4月10號清早。
末世。
陸川到了北安新區的勝美工廠裡,先是轉了一圈,檢視了一下喪屍們的工作。
這裡的建設,已經到了尾聲,合圍過來的圍牆,只有目前一號房廠這一塊沒有砌好。到了這裡,喪屍們已經停止了工作。
沒有辦法,若是讓倖存者看到喪屍們竟然是砌圍,自己就解釋不清楚了,非要將他們嚇出病來不可。畢竟喪屍們的舉動,和擁有了智力,擁有了文明沒有什麼不同。
到了勝美電子廠的中央,這裡的地下工程,也同樣是進入到了尾聲。
超過三萬平方的地下洞穴,初期完全是夠用了。陸川沒有深挖,畢竟現在自己的技術手段太少了,單是地下水這一個,就讓陸川頭痛。
但只是一層這又不同,只是地下十米都不到,不用擔心地下滲水。
喪屍們還是和以前一樣,它們排列成隊,帶著亂七八糟不統一的桶、鬥等等,能裝泥的都用上,像是一群螞蟻一樣,將大量的泥土運送出來。
集中了兩千喪屍的隊伍,它們沒日沒夜地忙碌著,讓進度之快,超乎想象。
轉了一圈後,陸川才是到了一號房廠。
檢視了一些物資,暫時不用擔心後勤這一塊。陸川到了二樓,趙北江他們早就在等候著,幾乎每一次陸川出現,對於他們來說,就好像是骨幹心的出現。
AR技術的程序,提升到了75%,預計五月初可以全部複製完畢。
從這程序中,陸川不難看出,這裡八百多人,還是太稀缺了一些。而且能力,有一些遠沒有達到陸川的期望。不難理解,誰不想自己手下能人輩出?
中洲市是大,但也有限,但在人才上,卻不是無限的。
多少大佬,他們要麼被感染死了,要麼在其他的城市裡,不可能扎堆中洲市。在末世這麼久了,陸川已經瞭解到了,中洲市這個內陸城市,在人才的儲備上,遠無法和其他的沿海城市相比。
特別是有著華夏矽谷之稱的濱海市,這才是真正人才輩出之地。
陸川是渴望這一些大能,但自己現在連中洲市都沒有搞定,就奢望濱海市,並不現實。
十幾個部門,都是在忙碌著。
不需要研發,只是技術複製,這對他們來說,並不能說困難,只能說是時間問題。如果人手充足,甚至時間也不是問題。
還有一個讓進度不快的原因,就在於網路的崩潰,缺少了一些資料,許多隻能是透過他們的論證。而論證,又缺少了裝置,無法實驗得出論證的正確與否。
一圈下來,陸川發現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不少。
比如裝置,研究離不開大量的實驗裝置,這一些在這城市裡,只能是依靠自己。喪屍需要解鎖,現代的公司發展需要自己……陸川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陸川只能是在內心中,讓自己進行了一個規劃,將這一些事情做出一個順序,再按順序一件一件來解決。
10號這一天,陸川幾乎是泡在末世勝美電子廠的一號房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