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能獲得妖魔的特殊能力,可眾所周知的就是,妖魔本身的身體素質要強於人類一大截,如果陸凝以現在的狀態去跟妖魔搏鬥,那肯定到不了斬殺妖將的水準,加上這枚符咒說不定就差不多了。
總體而言,相比於這一段遭遇的風險來說,獎勵不算豐富。不過從判定也可以看得出來,滎陰城經歷的一切在集散地都算是“支線”,不過在那個情況下,除了去滎陰城這個事件核心以外,又有什麼地方能夠在短時間內滿足“衣錦還鄉”這個任務的要求呢?
不過陸凝注意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她去南疆的所有遭遇,在這一次的評判中似乎都沒有計算在內。
別的姑且不說,天外天和三仙島的問題這種事,理應也算是不小的發現,就算她沒有繼續跟下去,集散地也不至於提都不提。所以要麼就是事情還沒完全爆發,要麼就是她已經錯過了重要的時間節點。
無從判斷,那就先不要過度考慮這方面的事情。未來的戰場放在塞北的話,卻把時間拖了這麼久,說明立夏的時候估計有什麼大事要發生,畢竟中間隔著一整個春季,中間恐怕又是一陣動盪。
族會在怪異的氣氛中結束了,所謂怪異就是雖然大家在開會,但總有人偷偷摸摸往這邊瞅一眼,似乎是要看兩人的反應。而從頭到尾兩人都沒有特別關注他們的決定。
在族會結束之後,就是一套祭祖的標準流程。不過這一套只需要十二主位的人主持,陸凝跟著陸清栩混了一下,就到了離開的時候了。陸清栩挑了個誰都沒注意這邊的時間,帶著陸凝快速離開了舊院。
“父親,族人倒也算是識趣,你為何不願與他們交往?”陸凝在路上問道。
“他們識趣,是因為他們多少都因為族規,上過學,也懂人情世故。但是也正因為如此,與他們交談是很麻煩的事情,尤其是這些身上擔著一家一族重擔的人,一言一行都要仔細考慮,他們被規矩框住了。”
陸清栩摸了摸鬍子,語氣不無抱怨。很顯然,之前他也沒少被族人騷擾過。
“好吧,父親。番州路途遙遠,過了節您就得赴任了,還需要準備好出行的物什,此外,這次您也得再帶幾個新人去那邊了,此前家裡都沒幾個僕人。”
“俊叔幫忙培養了幾個,去了番州,還要從當地選幾名合適的人。番州偏西,須在當地普及教化,我記得那裡考科舉計程車子不多,當地也沒有豪門世家,最多是普通富戶而已。最麻煩的可能也就是一些番人了。”
“您還真是很快就進入狀態了啊……”
“這些年的京官我也不是白當的。”陸清栩笑了,“不過京官處處受氣,還不如去當個知州,這一州之地就沒有比我大的了,多好。這官是你給我討的,還是……”
“袁相給您挑的。”陸凝也笑著回答,“他說,您這人脾氣太硬,放不下身段,只有別人將就您,沒有您去將就別人的。但只要讓你放手去幹就能把事情辦好,所以給了您個知州來當。不過他有生之年,您是別想調回京城了。”
說完,她又想起袁相那病,也嘆了口氣,這句話恐怕也只是這個老人開了個玩笑而已。
“……丞相之恩,不敢忘。”
“對了父親,我還有些事情,剛才族會上不方便講,我想問問您的看法。”
她自然不會把滎陰的整體事件在會上就全跟陸清栩說,不過還是得讓他幫自己分析一下。
兩人都是騎馬而來,回去的路上便策馬狂奔,甚至跑了一段夜路,才返回到懷零之外那棟房子那裡。
“江南的紛爭,到了這個時候,似乎都已經安靜下來了。阿凝,我不認為那些災難會這麼容易就結束,明年恐怕更是一個多事的年頭。”
“我知道,我打算……盡我所能,父親。”陸凝思考了一下措辭,“如果我準備去塞北的話,您有什麼建議?”
陸清栩的神色忽然沉了下來。
“如果你真的問我的建議,我當然是不希望你上戰場。”陸清栩語氣認真,“我寧願你去浪跡江湖,或者按照自己的喜好行過名山大川,我知道那樣你可以自保,但到了戰場上,你和那些士兵也沒有差別。”
“回家之後,我會告訴您我經歷的一切。父親,亂世恐怕就要來了,我們如果不主動迎上,或許洪流襲來之時,一切都晚了。”
“……好。”
陸凝看得出來,陸清栩是完全不希望陸凝上戰場的,但他也不會真的約束陸凝,只是保持自己的意見而已。
回到家裡,俊叔對於陸凝的歸來當然是特別驚喜的,而聽說陸清栩領了知州之職,更是喜上加喜。
不過此時二老已經早早睡下了,陸清栩只是讓石俊準備了一些簡單的飯菜,兩人鑽進書屋裡面,一邊吃飯一邊就把滎陰的事情聊了起來。
陸清栩沒有打斷陸凝,而是聽著她將滎陰的事情娓娓道來。他越是聽著,神態越發凝重,等到陸凝一直講到在萬妖山見過人王、九黎,而後去往京城見過袁相的事情後,他甚至把筷子放下了。
“滎陰之事居然如此之亂……阿凝,你能活著回來也算萬幸。可陛下……唉,陛下啊。”
陸清栩雖然是被撤了官職,不過他很清楚自己為什麼會被撤,董載也不可能一力保他。而他當官這些年,對於董載的評價也是還算可以的,他確實稱不上是一個明君,但已經努力做好一個皇帝應該做的東西了。幼帝繼位,又是江山風雨飄搖之際,還能給大魏續命這麼久,他已經是個頗有能為的皇帝了。
“滎陰的一些收尾工作暫且不提,現在最重要的是朝中的情況。國不可一日無君,新君自然要速立,但袁相恐怕無力主持大局了,而另外兩位丞相就算從滎陰趕回,也不可能是在這幾日之內。”
“如今是先帝選董湉,而群臣傾向於董昭。”陸清栩說道,“太子並無大錯,不過畢竟年幼,此時甚至尚未開府。如今扶太子上位者,或有以禮為重的人,但絕對不少想要藉機掌權的人。此刻政事堂內無人,秦太師不在,正是爭奪朝堂位置的好時期,若是董湉來,恐怕上位就要先有十幾顆腦袋落地。”
“董湉為人……如何?”
“性格暴烈,但也稱得上急公好義。我想他從未想過董載會選他來當下一任皇帝,但考慮當下時局,我不得不說……或許董湉真的是能再穩一下如今大魏江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