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烈焰大劍直接沒入了面板,並沒有任何實體觸碰的跡象,劍身完全是由火焰構成的。估計晏融也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才不以擋開大劍為目的進行戰鬥的。
“陸凝!你看一下這個!”
寧夜衣忽然喊了一聲,這一聲不光驚動了陸凝,周維源和蒼素也同時從自己手中的事情上被拉了出來。原來是寧夜衣將已經複製過來的部分匯入自己那臺電腦後有了新的發現。
那是一份工作日誌,將近四十天左右,日誌的命名非常簡單,【NOTE89】,要不是寧夜衣開啟看了一下恐怕還真當一個臨時筆記給漏過去了。
日誌上記載的是一次針對“掌燈人”專案的傳說復原實驗,由於保密條例限定,寫日誌的人也沒有寫下實驗的記錄,不過是說了一下自己的感受。
【8D4,第一階段。反應良好,實驗主體依然出現退相干現象,共振波幅正在趨向預定數值。
我並不瞭解這個專案的全部內容,只是做好我的份內工作。他們給出的說明看上去很有道理,那麼就加入進來看看。我對夢鏡童話系列一向有些興致,如果說那真的是確有其事的,我願意成為第一批見證者。】
……
【8D17,第二階段。消相干完成,共振已經達到預期數值,但並沒能獲得理想的實驗資料。
啊啊,這是當然的吧,畢竟我都說過了,我們的計算裡缺乏來自另一個世界的擾動資料。不過摸索也並不是毫無價值的,至少這次我們控制了次元震,用不著再麻煩災害預警局的老兄們幫忙遮掩了。
失敗的資料也是資料,儘管沒能成功,下一個階段的實驗也要繼續的,畢竟別的組也正在申請使用這套裝置呢。】
……
【8D29,第三階段。觀測到微型邊界開啟,吸光效應已經出現,捕獲了一段對方的物理規則。
重大成功,那幫開香檳慶祝的傢伙估計還不瞭解這裡面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可以代入這部分資料,重新架構裝置的共振演算,令傳說復原計劃在一個約束的小範圍區域內實現。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已經開始對這個專案感到著迷了,在我的研究生涯中,從未有過如此興奮的時刻。】
……
【9D1,第二階段複測。
我們在一顆玻璃球內完成了這次實驗——毫無疑問,那是梅爾甘的故事中所敘述的世界。我看到了他描述的那片妖異的世界,也看到了那顆黑星。傳說是真實的,我們沒有錯。
這是個好訊息,我得告訴主管,我們需要更多的使用時間……】
……
【9D10,最終記錄。
我寫下這行贖罪的文字。
它們和傳說不同,或者說,傳說有所缺漏。我對擷取的那一小部分物理規則作出了分析,並發現了掩蓋於其中的悖論。
主管沒有透過我的延長請求,我本來以為這是個好訊息,但他偷偷告訴我,別的小組同樣有了重大進展,我們並不是獨一份……然而他們還不知道這是什麼。
我們所制訂的防護條例就是一張廢紙,然而來不及了,就連我也沉醉於其中,無法停手了。傳說復原計劃……究竟來自誰的手筆?梅爾甘、索多姆、哈羅德……夢鏡究竟是什麼?
我正在過去,我沒有機會繼續回答這個問題了。黑星在注視著我,而我在渴望著火。】
“八月到九月的一份檔案,最後修改日期是九月十號,也就是日誌最後那一天的日子,但是奇怪的是,我們複製過來的這些東西還有日期更往後的一些檔案。”
寧夜衣按照時間排序了一下,可以看到,在這份日誌後面還有十幾個檔案。
“那些都是什麼?”陸凝發現這人真是不喜歡好好命名。
“一些零碎的筆記,以及對三本書的分析,行文之間已經沒有多少正常邏輯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