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體制下的王朝,最大的弊端就是一旦遇到一個很垃圾的皇帝,整個國家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現在的大宋,無疑就在證明這一點。
外敵入侵,所向披靡,正是需要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的時候。
官家卻被嚇的退位讓賢了。
自古沒有過這麼荒唐的皇帝。
然而就是在青天白日之下,這種荒謬的事情發生了。
這讓人如何能夠接受?
大宋的軍隊本就孱弱,官家又給了這麼一記“神助攻”,讓大宋軍隊的戰鬥力變得更加可憐。
金兀朮一戰成名,轟動九州。
其他大州的人並不十分了解江南的情況,都以為金人憑藉十萬兵馬居然能夠在整個江南國境內部長驅直入,那金兀朮簡直厲害的逆天了。
他們哪裡知道,不是金人太厲害,是宋軍實在是太廢物了。
短短几天時間,整個江南就都已經陷入風聲鶴唳的氛圍,京城百姓雖然好一點,但是也在大規模的外逃。
因為從現在的趨勢來看,金人馬上就要打過來了。
趙構緊急登基,並沒有舉行什麼盛大的儀式,他足夠聰明,登基之後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冊封岳飛,並且提升岳家軍的待遇。
而他第一道正式的聖旨,就是讓岳家軍火速回援京城。
如果這道聖旨能夠得到執行的話,可能京城百姓不會這麼不安。
但是岳飛拒接了這道聖旨。
岳飛給出的理由是:宋軍數倍於金軍,且兵馬糧草都是我方佔優,完全沒有理由只守不攻。
岳家軍是進攻的軍隊,而不是守城的軍隊。
趙構很憤怒,他也知道岳飛說的是正理,但是他登基之後第一道正式的聖旨就被這麼駁回,這讓他的威嚴盡喪。
而京城百姓也因此對岳飛頗有微詞,本來還安坐京城,現在也在大規模的逃離京城,奔向杭州一帶。
對於這種情況,驟登大位的趙構束手無策。
趙構請高大全出面替他穩定民心,高大全沒有拒絕,在《新青年》雜誌發表了幾篇文章安撫民眾,但是他也沒有阻止這種外逃的現象。
因為高大全也沒有把握,京城到底能不能守住。
高大全明白岳飛拒絕讓岳家軍回援京城這個舉動是對的,但是岳飛遲遲不離開汴京,這個舉動明顯不正常。
斬斷金人的退路,或者直搗黃龍深入禁區,才是現在岳家軍最應該乾的事情。
可是岳飛並沒有離開汴京。
這不合情理。
時逢亂世,岳飛這種大將當然要在外主戰,且趙構也是這種意思。
高大全不相信岳飛會拒絕出戰,那能夠將岳飛困在京城的,就只有周侗。
高大全能想明白的事情,趙構也能想明白。
引狼入室,莫過於此。
京城的百姓不明白,所以他們忙著逃離京城,逃離這座不能給他們帶來安全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