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往上開了不到一百米左右,鄉路就斷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條不足半米寬的泥巴路,車子是開不上去了,只能步行。
可能是昨天晚上下過雨的原因,路上還有些潮溼泥濘,方淮南手裡提著沈小星帶回來的兩個行李袋,腳下一個沒注意,鞋子側邊就沾了不少的泥巴。
“我小的時候是沒有這條路的。”
沈小星迴到了她熟悉的環境裡,不自覺變得健談起來:“十歲那年我再回家的時候摔了一跤,從這裡咕嚕咕嚕地滾到山腰——就是阿南剛才你停車的那個地方,流了好多血。”
“然後從那年開始,奶奶我有空就帶著我過來拔拔草,夯夯土,慢慢地就有了這條小路啦~”
“不過我有時候放學太晚了,經常拔著拔著就能看到螢火蟲,然後我就沒有心思拔草了,跑去跟螢火蟲玩……”
沈小星說著有些不好意思的童年經歷。
她的臉上掛著盈盈的笑意,跟方淮南分享著她的童年趣事。
夏風吹拂在她的臉上,捲起沈小星溫柔的長髮,她行走在山間小路的姿態猶如精靈般生動。
方淮南知道這樣有些不好,當事人都不覺得這是多麼難過的事情,他也沒有資格替別人心酸。
但他腦海裡就是忍不住浮想起一幅畫面——一個本該天真無憂的不到十歲的小女孩,在學校裡結束了課業之後,還要回到家裡幹著力所不及的體力活。
方淮南沒有修過路,但是看這條通完沈小星家裡的自修路,路面平整,顯然不是隨便弄弄就可以修出來的。
一老一小兩個人,頂著烈日炎炎一點點把路面平整好,這畫面他想想就心酸。
或許真實情況沒有他想象的這麼難捱,但他就是心疼自己喜歡的女孩子,誰能說個不字?
……
小路不長,方淮南很快就看到了沈小星從小居住的家裡。
跟山腳村落同款造型的黃土磚房子,但是造型要更破一點,牆面很多地方都脫落了,而且整體也小得多,像一間小小的廟宇。
看得出來沈小星的奶奶也是一個很注重生活細節的老人,雖然住的地方條件不好,但是看屋簷下串起來的乾紅辣椒跟粗糧,像一個個喜慶的小紅燈籠似的。
沈小星的家給人感覺並不破落,清淨的地面和碼放整齊的柴垛反而突出了有人在這裡努力生活的象徵。
還沒正式見面,方淮南已經對沈小星的奶奶肅然起敬。
沈小星一個貧困山區走出去的女孩,在魔都這個現代化都市裡雖然有時候會顯得不太自信,但是她仍能保持一份自我,沒有被快節奏的社會環境所動搖,知道自己的目標並且為之努力。
這份堅韌的性格的培養絕對跟沈小星的奶奶有很大關係。
沈小星在經歷了大城市的洗禮後,放暑假的第一時間想的仍然是回家,擔心奶奶一個人在家裡操持不了繁重的農務。
多少人離開了自己貧困的家鄉以後就一去不復返了?
不忘初心這四個字誰都會寫,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至少方淮南所知的人裡面,沈小星絕對能算一個!
“阿嬤,我回來啦!”沈小星像一隻回巢的雛鳥呼喊著,踩著歡快的小步伐飛奔回屋。
方淮南跟著沈小星的步伐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