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縣軍營。
“此番討董,州郡群雄並起,兩軍對壘,我等與董卓之間,各有短長。
“董卓所長者,有雄關可倚仗,士卒精銳、將校勇猛,且其手中控制著天子、朝廷這面大旗,以之為‘大義’。
“義軍所長者,州郡並起,眾勢浩蕩,兼有著士林輿論的支援。”
陰修說完,淺淺飲了口茶湯。
許褚笑望之,等其飲罷,命人奉上一個食盒。
急匆匆從洛陽出來,晝夜不歇趕至梁縣,陰修累壞了。見到曹操後,只胡亂說了幾句話,便被請去小憩一會,等睡醒了,便跟著曹操來找許褚,飯都沒顧上吃。
帳中這些人,陰修大體都認識。
跟曹操、姚昇兩人,他是在洛陽結識的;跟許褚,自是在潁川時候認識的。辛毗陽翟望族子弟,他接見過,戲忠因為荀彧、鍾繇的舉薦,他亦識得。
認識的人越多,陰修越發覺得尷尬,替董卓做使者勸降,對一個名士來說顯然不是什麼光彩的差使。更何況,許褚跟戲忠兩個,他此前還不怎麼待見。特別是戲忠,荀彧、鍾繇屢次對他說這是個‘王佐之才’,他壓根兒就沒聽進去,屢薦不用。
現如今戲忠成了討董諸侯之一的許褚帳下監軍校尉,比起他那個曾經顯貴無比,如今尷尬非常的少府一職並沒有差上多少。
所以陰修一上來就說了那樣一番話,表明自己根本不是來勸降的。
說完了雙方的長處,陰修咬了幾口餅,嚥下肚後繼續說短處。
“董卓此人帶兵,我在洛陽有所留意。其對待部曲將士頗為大方,時而分財貨於將士,許其私自劫掠,此舉固然能將故大將軍何進、故車騎將軍何苗等人的兵馬籠絡住,可也造成了軍紀敗壞的局面。不能嚴肅軍紀,單單靠財貨利誘,終非長遠之計。以我觀之,不出旬月,董軍士氣必散。”
許褚、曹操聞言俱是點頭,董卓怎麼帶兵的,他們也有所耳聞。說起‘輕財重士’四個字,董卓當之無愧,昔年征討四方之時,每次有收穫,他都分給自己的部曲,從不中飽私囊,正因為這樣,那些原屬於大漢的秦胡兵馬、湟中義從才漸漸成了董卓的私兵。
利用財貨籠絡人心,是董卓的強項。
關鍵是,遷都已成定局,人心思動,靠這個辦法只能暫時地提升軍隊士氣,確如陰修說的,早晚士氣會散。
許褚出言問道:“那義軍的短處呢?”
陰修說道:“起兵日久,觀諸公所作所為,頗讓人......咳。袁本初身在河內,無法如臂驅使地指揮各路兵馬,現如今,亦只有兩位將軍這一路敢做敢為,欲要一擊而定乾坤,難吶!”
許褚搓了搓手,笑道:“多謝陰公指教。此次離洛,陰公既然無有替董卓說項的意思,我看還是不要回洛陽了吧?”
其實不用許褚說,陰修也早就想好了不回洛陽。這少府當了也沒實權,不如不當,當即說道:“我早有此心,這次出來,打算與二位會面後就打道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