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褚細問詳情,得到的情報是:曹寅先前在逼死王睿一事上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正是他矯詔光祿卿的命令,讓孫堅殺了王睿,因是之故,王睿死後,他豢養的死士不敢對孫堅下手,於是就跑到武陵郡刺殺曹寅。曹寅一日數驚,最終沒有頂住,乾脆棄官跑路。
身在魯陽的袁術,比許褚更早得知了劉表到宜城、曹寅棄官走的訊息。不同於許褚對劉表的看重,袁術反而對此大為欣喜,他對左右道:“劉表腐儒也,不足提,今朝廷派他來荊州,倒是對我大有利也。”
袁術狂妄自大,自不知劉表其實是很有才幹的人,左右有對劉表瞭解頗多的,便勸說道:“劉景升黨人‘八顧’,天下知名,比之王睿不知強了多少倍,加之其乃漢室宗親,將軍切莫輕視之,還需派人去到宜城,密切注意其動作。”
袁術冷笑道:“卿多慮也,漢室宗親算的了什麼?黨人又算的了什麼?無需多言!”一句話,嗆得左右訥訥無語。
過了一會兒,袁術又道:“諸卿且說,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袁術雖是名門之後,可眾人都知他有“漢室衰微,不可復振,可取而代之”的不臣之心,便俱道:“荊州大亂,固對將軍大為有利,可眼下將軍尚還不能速取之。”
袁術疑道:“怎講?”
“便是曹孟德與那許家子了。”
一想到許褚表曹操為潁川太守,袁術就氣不打一處來,這是要跟他作對啊。試想,若在潁川卻有個實力強大的曹操,孫堅的這個豫州刺史可能就要泡湯了。而孫堅若不去豫州,那他就只能回長沙,長沙在荊州之內,等於將來是要跟自己搶地盤的。
袁術並非蠢笨至極的人,他的愚蠢,多半是因為與身俱來的身為袁家嫡子的優越感,許褚‘恰到好處’地表曹操至潁川郡,很有可能讓他跟孫堅化友為敵,非常不妙。
遂問道:“當如何應對?”
左右有人答道:“一者,將軍當速與孔豫州聯絡,二者,將軍當速將南陽握在手中。”
“噢?”
“孔豫州與曹孟德、許家子有深仇大恨,將軍當利用之,許其以利,共謀許、曹。待許、曹失勢之後,再驅孫堅攻豫州,必能克之。”
袁術喜道:“此計不錯。只是不論如何,許、曹目前與我同為討董聯軍,似乎無有興兵之理。”
與孔伷合謀,那定然是要動刀兵的,一旦動了刀兵,那轉圜的餘地就沒有了,再一個,其他人會怎麼想?許褚還好說,曹操跟袁紹、張邈等人關係這麼鐵,能輕動麼?
因此猶豫。
左右勸道:“將軍今在魯陽,聲勢固然很大,可終是隻有後將軍之銜,於荊襄一地乃是客軍,萬一事情有變,難免受制於人,是以必須儘早謀劃。如今天下,將軍兄長袁本初在河內招兵買馬,延攬四方英雄,聚集海內智士,欲逐韓冀州而自領冀州之地,又聽說徐州刺史陶恭祖,以丹陽兵為爪牙,以臧霸諸將雄據泰山,已掌東海、琅琊、泰山三郡,並有心取廣陵、彭城兩地,將整個徐州收入囊中;再又有許家子、曹孟德在潁川一帶日夜謀計,逼迫孔公緒,其意不難測也,當在圖謀豫州。天下已是大亂,群雄逐鹿指日可待,將軍若不及早應對,屬下怕日後將軍無力與徐、冀、豫三州爭鋒。”
袁術仍舊不太願意聯合孔伷,他說道:“孔伷徒有虛名,虛枯吹生之輩,怕是不足與謀。”
聽到‘路中悍鬼’瞧不起‘虛枯吹生’,左右繼續苦苦相勸:“孔豫州雖不擅兵略,總歸有著數萬州兵,若得其助力,即便不能馬上將許、曹趕走,得荊州對將軍來說不就更加容易了麼?”
袁術這才矜持地點點下巴,說道:“罷了,便遣一人去陽翟見見孔豫州。”
末了又道:“去信一封到烏程候處。”
孫堅得信之時,正是曹寅、劉表兩人的訊息傳到梁縣的時候。孫堅看過信後,頓時無奈道:“後將軍讓我等回兵魯陽。”
立在孫堅身側的祖茂聞言大怒,說道:“後將軍豈能出爾反爾!”之前孫、袁兩人說好,孫堅出征討董,袁術供應兵糧,現在討董還在進行中,孫堅當然不願意回去。
“孫賁、程普、黃蓋!”
“末將在!”
“我不在的時候,由你三人負責總領軍務。”
“啊?將軍是要……”
“大茂,你隨我去一趟魯陽。”
……
許褚不知道袁術、孫堅那邊發生了什麼,自從獲知胡軫、徐榮停止追擊後,他便一頭蒙進了軍營裡,與眾將校一同操練兵士,推演戰法。每日至暮時,他方回到軍帳之中,再與謀士們談論時局。
與此同時,陽翟、鄢陵方向的軍糧源源不斷地運送過來,只等洛陽方向傳來訊息,即可再度揮師北上。
五日後的一晚,劉備突然求見。
許褚將劉備請了進來,等其坐定之後,問之:“玄德有什麼事?”
其實不難猜,劉備這時候當是來請求許褚的許可,讓其再募兵來了。果然聽劉備說道:“君侯,備自來君侯帳下,碌碌無為,寸功未立,惶恐不安。故此願為君侯再募精兵,潛心操練,以求能為君候沙場殺敵。”
許褚笑而不語。
劉備話說的好聽,募來的兵還不是要他來養?不過關羽、張飛頗有建功,許褚也不能太直接的拒絕劉備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