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不扭捏,像他這樣日後能成為一方名帥的人,大都非是內秀之人,恰恰相反,這些人往往都希望表現自己。
因為自己年紀小,為了表示尊重,周瑜朝眾人行了一禮,他請人幫忙一起將掛在帳中的地圖挪到地上,拔劍指著地圖道:“我們在這,呂布在這,胡軫在這,孫將軍在這……”
許褚曹操的軍隊在伊闕關附近,呂布的軍營稍往東,胡軫此時應該在大谷關以西的方向,而孫堅如料不錯,正在攻打大谷關。
周瑜繼續道:“呂布善戰,麾下部曲精銳,我們即便舉全軍去攻擊,短時間內也不能取勝。如此,依小子看,大概只有繞過呂布支援孫將軍一個辦法,才能扭轉此刻的不利局面。”
周瑜的計策如果能夠成功,自然是非常好的計策。
推演目下的戰局,很可能會是:因孫堅猛鷙,到達關前的時間比許褚要早,此刻肯定已經在攻打大谷關了。大谷關的董卓守軍數量不明,不過應該在三千到五千之間,擋不住孫堅的攻勢,於是在聽說鮑信兵敗的時候,胡軫就把原先從伊闕關以北過去支援大谷的計劃改成了出關偷襲孫堅,與大谷關的董軍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這樣一來,孫堅就很危險了,因為他不知道胡軫到底帶了多少兵馬,也不知道滎陽、成皋一帶的董軍擊敗鮑信後,有沒有馬上調轉槍頭來支援伊闕、大谷兩關。
孫堅只能撤,而且只能徑直往南撤,去到梁縣甚至返回魯陽。
若是許褚、曹操能突然出現在胡軫的大軍後面,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局勢瞬間就翻過來了,孫堅不用撤退,反而能利用這個機會與許褚、曹操夾擊胡軫,打個漂亮得勝仗。
曹操眯起雙眼,盯著輿圖看了會兒,搖搖頭說道:“附近一帶的地形我有所瞭解,想要避開呂布的耳目繞過去,實在是......異想天開。”
帳中眾人都知道曹操說的沒錯,呂布並非是那種純粹的‘莽夫’,根據此前的對陣來看,他還頗知兵法,懂得運用戰術,是個極為出色的騎將。這樣的呂布,又怎麼會連萬餘人的隊伍從身邊溜過去都不知道。
眾人目光又看向周瑜,但見周瑜徐徐說道:“直接走過去當然不行,可是如果一邊跟呂布開戰,一邊將部隊東移,就有機會瞞過呂布。”
曹操瞧了丰神俊朗的周瑜幾眼,心道:你說的輕巧。面上不露聲色,笑道:“或可行也。”
一時無定案,眾人便又把目光齊刷刷聚到身為‘主心骨’的許褚臉上。
許褚正犯難。說實話,以他進入東漢的時間,遠未成長為一名足夠優秀的統帥,現下他所能憑藉的,就只有郭嘉、戲忠等謀士的智慧。可作為一個‘政治小集團’的首腦,總會遇到許多突發情況來不及向謀士請教,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決斷,眼下,就是這個需要他自己做決定的時刻。
許褚有些緊張,大腦迅速飛轉,希望能得到一個正確的答案。他故意蹲下身,用手指在輿圖上指指點點,引得眾人的眼珠子順著他的手指飄來飄去。
苦思良久,許褚找不到那個所謂的答案,自來漢末後,他所接觸的更多的事情是波譎雲詭的朝堂爭鬥,是士族、豪強、庶民之間的矛盾,戰場上的大陣仗,算是頭一回遭遇。
慢著!
當許褚瞟到郭嘉、戲忠的臉上時,他突然若有所悟。這兩個謀士,尤其是郭嘉,最擅長攻讀人心,那目前的局面,是不是也可以從人心上做文章?
又想到徐榮,想到胡軫,想到呂布,這三個人同為董卓帳下將領,卻是一個來自涼州,一個來自幷州,一個來自北地。士族有排外性,難道武人之中就沒有排外性嗎?
許褚站起身來,看向郭嘉,問道:“奉孝,你說呂布、徐榮、胡軫三個,董卓更信任誰?”
眾人等了半天,卻聽見許褚說了這麼句話,頓時有些無語。然其中心思敏捷的如郭嘉、戲忠、曹操等人,馬上就聞到了‘心戰’的味道。
郭嘉答道:“呂布背主來投,董卓重用他,大體還是因為幷州兵都聽呂布的;至於徐榮,因為跟隨董卓較早,用兵老辣,屢有建功,自也為董卓所器重......不過若說董卓最信任的,應該還是出身涼州的胡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