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斥候回報,孫將軍已經到達大谷關前。”
“我們離伊闕關還多遠?”
“五十里左右吧。”
“下令停軍,紮營。”
將視線從郭嘉臉上收回,許褚眺望前方。春冬交際之時,木枯草黃,道邊僅有極少的綠意,大戰之前,他心有所感,頓覺肅殺之意撲面而來。
士卒們在軍中將校的指揮下有條不紊地工作中,一切按部就班。從梁縣進軍到伊闕關下足足有兩百餘里,途中無有城邑休息、補給,為了能讓軍隊抵達關前有一個較好的狀態,許褚不得不在此地暫為休整。
隨意逛了一圈,正準備去軍帳歇會兒的許褚,赫然看到曹操飛馬趕來。
“仲康,河內、酸棗有回信了!”
“噢?”
去到帳內,曹操也不入座,按劍而立,說道:“仲康,袁本初、張孟卓、鮑允誠三人出兵了!”
許褚聞言心想:袁紹居然出兵了,當真是奇了怪哉。面上裝作高興不已,問曹操道:“信中怎麼說的?”
曹操說了。
卻是曹操給河內、酸棗去了三封信,一封給袁紹,兩封給張邈、鮑信。酸棗早幾天接到曹操送過來的信,鮑信當然是雀躍非常,馬上同意跟許、曹一同進軍洛陽方向,張邈雖然怯戰,卻也因為跟曹操關係匪淺的緣故,象徵性地派了一個部將領著三千人與鮑信一同進兵。即是說,酸棗方面是鮑信為主將,一共兩萬多步騎,在五日前就向滎陽方向進發了。
河內方面,袁紹作為盟主,肩負的壓力是最大的。群雄遲疑不動的情況下,他自然樂見曹操、許褚主動請戰,收到信後,馬上派部將淳于瓊率八千人屯駐河陽津,又命王匡屯駐孟津關。
許褚不由擔心道:“孟德兄,我沒記錯的話,河陽津在黃河以北,孟津在黃河以南,既然本初公決議出兵擊洛,為何兩軍不合兵進攻呢?”
曹操嘆了口氣,道:“不管如何,總歸是出兵了不是。”
許褚笑了笑,確實,袁紹即使是和董卓隔河相望,總比一兵不發來得好,退一步講,多少也更能吸引一些董卓的注意力。
笑過之後,一抹憂色又浮上許褚眉頭。
曹操見狀問道:“仲康在擔心什麼?”
“我擔心鮑君太過於急切.......”後面的話許褚沒有說出來,可曹操也能想到,許褚要說的是怕鮑信慘敗給董卓軍。
曹操說道:“鮑允誠頗知軍略,當不會輕易戰敗。況且,目下我等與孫將軍已分別到了兩關之前,允誠那邊的壓力應該會小很多。”
許褚搖搖頭,鮑信的能力沒有什麼好質疑的,關鍵是他的對手是剛從這邊調到滎陽的徐榮。徐榮在兵力不足,李蒙先失一城、士氣驟降的情況下,還能幾乎毫髮無損地遁走,調到滎陽之後,他的兵馬可不僅僅是這幾千騎了,鮑信能抵擋的住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