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虎痴> 第九十六章 小平津救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六章 小平津救駕 (1 / 2)

意外得了趙忠這個功勞,許褚及戲忠、樂進等人都興奮無比。宮中喊殺聲此起彼伏,戲忠猜想,那趙忠應該是瞅個空隙想溜出去搬救兵,只不知宮中現在是哪些人。

戲忠對許褚道:“主公,我們剛至洛陽,除開袁司隸等人,其他在京官吏並不認識我們,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摩擦,還是等袁司隸、曹校尉到來之後再說吧。”

戲忠說的有理,許褚得了趙忠屍首,不必太過急切。於是就在闕下等待,不想袁紹、曹操還未到,裡頭又跑出一隊人馬。

這隊人馬看服飾,應是京中某位官員的部下,觀他們形狀,惶惶如喪家之犬,許褚不由忖道:難道又是宦官麾下的殘兵。

從中逮住幾人,一問之下,殘兵是殘兵,卻不是宦官麾下,而是車騎將軍何苗的部下。許褚便細細盤問,得到的訊息是:何苗聽說兄長何進死於宦官之手,悔恨之間帶兵來到宮中,撞上了何進的部下吳匡、張璋,以及同樣聞訊趕到的董卓之弟董旻。

丁原為了表示自己對何進投效之心,讓從事張遼在洛陽為官,董卓亦為了減輕何進的防備,把弟弟董旻送到京都,由何進驅使。董旻被何進拜為奉車都尉,與吳匡、張璋素來交好,很快從吳、張二人那裡得到訊息後,趕來匯合,撞上何苗,吳匡、張璋、董旻三人便合兵攻殺了何苗。

許褚、戲忠都從中嗅出了一絲詭異,因車騎將軍何苗之前再如何與何進離心離力,終歸二者是兄弟,何進的部下怎會攻殺何苗呢?

細想下,戲忠認為可能性有二:一個猜測是何進被害,吳匡、張璋盛怒之中,遷怒與一直跟宦官關係密切的何苗,因為何進對待部下極為寬厚,士卒均感其恩,在何進剛死,又懷疑何苗跟宦官有合謀的當口,憤殺何苗;另一個猜測就比較陰謀論,吳匡、張璋是被董旻慫恿的,董旻與董卓有聯絡,知道董卓的心思,車騎將軍何苗如果活著,會成為董卓的一大阻力,於是董旻藉機利用吳匡、張璋兩人,殺了何苗。

不論哪種,何苗已經死了。許褚感嘆何進死後發生的連鎖反應,竟讓大漢國都變成了‘生死無論’的煉獄,堂堂車騎將軍,就這麼死了。

袁紹、曹操終於趕到,曹操帶的人少,五百左右的甲士,袁紹麾下則有兩千餘眾,加上許褚近千人,三人合併,已是現在洛陽的最強兵力。

聽說何苗身死,袁紹、曹操都只是皺了皺眉,並沒有多說什麼。想來二人平時對何苗的觀感極差。再看到趙忠的屍首後,袁紹大喜,曹操頗有些嫉妒地看向許褚。不過曹操的眼神非常坦蕩,雖然嫉妒,還是恭喜一番許褚立下大功。

袁紹來了,那麼就不用再等,兩千餘眾殺向宮中。

袁術正帶人攻打尚書闥,因宮中宦官們人數不少,聚集起來持兵防守,一時竟打不下來,惱羞成怒之下,縱火燒宮,袁紹、曹操、許褚看到宮中起火,驚疑之下揮兵趕往起火處,遇到了袁術。

袁術帶著的虎賁郎只有數百人,見到袁紹人馬眾多,臉色陰晴不定。

袁紹開口問道:“公路,你怎可縱火燒宮?現情況如何?”

袁術冷笑道:“再不放火攻門,天子、太后及董候可要被宦官劫持走了!”袁術與袁紹都是儀表堂堂,兩人相比之下,袁術的眼睛狹長些,眉毛細長些,整個人有一股‘乖戾’之氣。

曹操忙對袁紹說道:“公路說的沒錯,事急從權,顧不得這麼多了,眼下最要緊,還是找到天子!”

天子,是整個棋局中至關重要的一點,洛陽大亂,何進身死,群龍無首,誰手裡有天子,就能佔得先機。

袁術原本的心思就在天子身上,想借此改變袁氏一族中袁紹位在其上的局面。但他這個人平時驕奢淫逸,疏於武事,帶著洛陽精銳——虎賁郎居然被宦官擋在了尚書闥,如今袁紹來了,那他的計劃就泡湯了。

兩兄弟勾心鬥角,卻也識得大體,眼下不是後院起火的時候。便合力攻破了尚書闥,將固守尚書闥的宦官們盡誅後,趕往深宮之中。途中遇到殺紅了眼的吳匡、張璋、董旻,袁紹下令分兵,讓袁術、董旻一起,吳匡、張璋一起,分別去往兩邊捕殺宦官餘孽。

袁術、董旻雖不情願,然形勢強於人,只能聽從袁紹安排,吳匡、張璋二人則是一心為何進報仇,自無不可。

營救天子的‘重擔’,自然就屬於袁紹了。許褚、曹操都請命做先鋒,袁紹首肯,許褚便讓戲忠帶著張氏兄弟、李平等人跟在袁紹的大部隊裡,自己跟樂進、李整兩個武藝高強者領一百虎衛衝殺在前。曹操則是帶著西園軍士,手持雙戟,跟許褚齊頭並進。

“曹操果然是文武雙全的‘國士’。”許褚心想。至少在這個時間點,曹操還是忠於大漢的,他提著分量不輕的雙戟身先士卒,武藝自不用說,跟樂進比不好說,看他的手起戟落擊殺數名宦官十分輕鬆,當不在劍術高明的李整之下。

許褚自己也不願落了下風,這時候在深宮中,馬肯定騎不了,許褚提著環刀,如殺神降臨,五步殺一人,看得曹操、李整等初次見他顯露武勇的人大呼過癮。

血流成河之際,亦有在打聽天子的下落。有遇見正當值宮中的官員告訴許褚、曹操,張讓、段珪在袁術攻打尚書闥時,就裹挾著何太后、天子以及董候逃往北宮。何太后居住的長樂宮在南宮,也即許褚等人即將達到的地方,與北宮之間有一條長約七、八里的複道,張讓、段珪經過複道時碰見了尚書盧植,那官員道:“尚書盧公痛罵張讓、段珪,二人被盧公氣勢所懼,放了何太后,何太后從複道上的視窗跳下,如今正往南宮方向而來。”

曹操讚道:“盧公威名赫赫,昔日統兵數萬與黃巾賊首張角戰於冀州,雄烈之氣,豈是張讓、段珪等人能抵擋的。”

卻又聽那官吏說,太后雖然倖免,天子、董候仍被宦官裹挾而去,盧植因為在複道下方,張讓、段珪在上方,救下太后已是萬幸,天子、董候卻一時沒有辦法,所以跟另外一個叫閔貢的官員一同帶人追去。

曹操尋思:天子、董候下落不明,宮中有宦官餘孽,洛陽城內也還有宦官的黨羽等待清除,如要去追,不一定能趕在盧植、閔貢之前,以袁本初的稟性,定然選擇去殺那宦官及城中的黨羽。

便對許褚道:“操觀此情形,司隸或認為有盧公在,天子定會安然無恙,則命我等去攻殺宦官及黨羽。仲康,你說我等該如何?”

許褚聽了,果斷回道:“身為漢臣,當以天子安危為重。孟德兄,我欲帶兵去救天子!”

曹操笑道:“仲康豪氣!”又嘆了一聲,“哎,可惜操不能與你同行。”曹操知道袁紹這個人‘嫉妒心重’,許褚如果去救天子,因為許褚本身地位低,袁紹或樂見其成,把救天子的功勞分些於許褚。但要是他曹操去救天子,袁紹便會認為曹操有了僭越其上之心,所以曹操選擇聽從袁紹安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