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此理!”高幹頓足,但高璁好歹是他族人,也不好在外人面前多說,轉而言道,“如此入冬以後,百姓若不得資助,又復為流民......圉縣這個年不好過了。兩位未及弱冠,就別領一隊勇士,當真難能可貴。”
張顧、張武得高幹誇讚,心中甚喜。又聽高幹有雪恥之意,便說等戲忠的人來後再行決定。高幹點頭同意,他可不敢再莽撞行事了。想起那個為救替他突圍而身死的豪俠,高幹心裡更加難受,奄在一邊,低頭不語。
......,戲忠剿滅四散黃巾的行動並不順利,因為人手有限,又是新兵,所以不敢分頭行動,折騰了大半天后,索性讓李平帶一半士卒全當練兵,專門挑小股流寇攻擊。他自己心憂高幹安全,便一路東進。待見到張氏兄弟的人後,才算放心。
與高幹見過面,高幹自是對戲忠又道了一番謝。
戲忠搖搖頭,道:“高元才為袁司隸之左右手,太守連番叮囑,無論如何不能讓元才有恙。”許褚沒有說過這話,戲忠這是在替許褚示好。
高幹嘆道:“先前有對許潁川不敬之處,還請戲君轉告乾的歉意。”
戲忠說笑幾句,稱讚高幹果然名不虛傳,為百姓不顧生死,敢於犯險追敵。在戲忠看來,也許跟高幹的這段緣分比起圉縣來都要重要一些,袁紹在洛陽城中為士族的代表與大將軍協調大事,如能跟袁紹搞好關係,於日後大有裨益。
稍作停留,一行人又繼續出發去追何髯跟黃邵的主力。高幹得了強援,心思又活泛起來,何髯、黃邵人馬至多千餘之數,之前他的隨從上樹遠觀後便有計較。現在戲忠、張顧、張武帶著七八百人,他手裡還有百餘縣卒,何不拿下兩個賊首,在功勞簿上濃墨重彩的寫上一筆。
於是催促戲忠,說道:“戲君,黃巾劫掠的糧食財物不在少數,行軍必然緩慢。我等加快行軍,於入夜前追上賊人,豈不美哉?”
戲忠搖搖頭,“不用。”
高幹疑道:“為何?”
“許太守已在圉縣之外,單等賊人出城。”
......
......
炎陽高熾,甲冑耀光。
虎衛排成五排,每個人手中都握著陌刀,背上都揹著鐵槍,耗費最甚的戰甲則只有半數人穿著。
饒是如此,何髯出城後看到一片耀眼金光折射而來,兩腿就有些打戰。
“黃兄,那些是什麼?”
“虎衛營,許褚麾下最精銳的部曲,由曲軍候典韋率領。”
“典韋?!可是那在苑陵縣大殺四方的‘古之惡來’?”
“正是。”
典韋曾與徐庶平定潁川郡北三縣,打的正是盤踞在那的黃巾賊,是以何髯也聽說過典韋的名號。
何髯萬丈雄心煙消雲散,慌道:“前有典韋,後有追兵。黃兄,我們還是逃吧。”
自然是撇開部下,帶著親信逃了。
黃劭似笑非笑,一指前方,“何老弟你且看那,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