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張南檸帶著謝母他們做了龍口粉絲、掛麵等東西。
謝母一直都是拿著繡花針刺繡做女紅,第一次做這種粉面條時當然生疏的很,做的多了,才逐漸上手。
一開始,謝婆子看著她們二房在學在做做,謝婆子也跟著學了學,做了沒兩天,老太太覺得那東西太過辛苦累腰,不幹了。
謝父是男人,他是種田能手不怕辛苦,這種累腰的事情,簡直比種田還累。
累是累了些,有錢賺總比白忙活強。
除了教做粉面條之類的,張南檸跟雲來樓也有了新的合作。
一個月供應一百斤的腐竹,一百斤的豆泡,還有三百斤的生菜。腐竹稀缺,一斤三十五文,豆泡二十文,生菜三十。
一個月下來,謝家共差不多有兩百多兩的收入。
一開始,大家彷彿活在夢裡,等月底雲來樓送來了結款,大家看著桌面上的銀票、碎銀時,才覺得是現實。
他們謝家竟然真賺了一百兩,不是十幾年而是一個月,這是苦日子過了,甜日子要來了啊。
因是張南檸出的主意,教的手藝,所以,謝婆子讓她來做主分錢。
張南檸道,“小吃攤的買賣是大伯孃一家在做,你們又做又賣,出的力較多,我只拿三成,剩下的七成,大伯孃你做主。”
謝孔氏,“三成哪成,不是你出的配方,不是你教我們做,我們也賺不著錢,五五吧。”
一旁的謝馬氏急眼了,那是他們大房的錢,哪能拱手讓人。
馬氏很不滿,“娘,那是咱大房的錢,不是她張南檸的,是咱們賺來的,她啥事都不做,你分她五成幹啥。”
五成,那是多少銀子了。
憑啥給張賤人那麼多。
謝孔氏喝道,“閉嘴,既是咱們大房的錢,我咋做還要經過你同意了是不是?你是不是想管大房的錢啊?”
馬氏被婆母罵,她頭一縮,不出聲,那眼神卻還一直盯著桌上的銀子。
準確的說,是在盯著張南檸手上的。
張南檸看都不想看馬氏,馬氏這個路人甲,她真的忒不喜歡。
總是趁她不在,拿她做好的東西。
每次教訓她,隔天就耳邊風,這是什麼垃圾路人。
這個月供貨的錢,張南檸提議用來建新房。
一番討論,謝老頭拿著錢去村長家買宅基地,還買了十幾畝的良田,這讓村長詫異不已。
這老謝家是發了啥大財,又是建新房,又是一次買了良田。
他記得月初的時候,謝驚瑜那小子找他買了五十畝山地,三十畝良田,這才過多久,就又買田。
村長忽然想起謝文成的欠條。
是了,謝文成一家賠付一百兩的銀子,他聽謝文成說,還有兩個人也要賠謝驚瑜一百兩,這加起來三百兩了。
很快,西河村的人都知道謝三郎家要建新房了。
村裡最窮的一家建得起房子了,大傢伙心裡五味雜陳。
誰讓人家謝驚瑜轉運了,有人賠了他幾百兩銀子。
……
山腳下。
張南檸推著裁剪好的茶樹枝咖啡樹來到山地裡,聞著這清新的山林氣息,感受著那微微吹拂的清風。
這空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