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海一時有些手足無措,畢飛雨見狀笑道,“校長,我們其實就是路過的時候聽說山裡有個學校,一時興起進來看看。”
一時興起……李大海不禁唏噓,這些大作家的行事作風跟常人果然大不相同,正常哪有人一時興起就走大半天山路的,而且還帶著一個行動不便的史鐵笙。
“那你們……”李大海正要問餘樺他們具體想做些什麼,忽然一拍腦袋,“我真是昏頭了,幾位先生帶著大家坐吧,辦公室椅子也不夠,我這就去搬點過來,你們遠道而來,先喝口粗茶。”
畢飛雨卻一把拉住了李大海,“校長你就別忙活了,我們跑了這麼長時間,也不是過來喝茶的,伱要是方便,就帶我們在學校裡面轉轉,大家都很關注學生們的情況。”
“那這……嗐,我也不矯情了。”李大海笑道,“現在正好是上課時間,我帶各位去簡單看看學生們上課的情況吧。”
畢飛雨點點頭,又跟帶路的老頭說道,“大爺,多謝你帶我們來這裡啊。”
老頭擺擺手,“沒得啥子,沒得啥子。”
從校長室一拐出來就是四年級的教室,此時正在上語文課,但是學生們的注意力早就不在黑板上了。
餘樺他們一群人過來的聲勢還是挺浩大的,學生們早就被這麼一群人吸引了注意力。
別說是學生了,就連上課的老師也都在嘀咕,猜測來的這群人到底是什麼情況。
上次他們見到這樣的陣仗,還是幾個月前市教育局派隊伍過來教學檢查,但即便是那時候,也比這次人少。
陶湖村小學是深空公司贊助的,所以在當地有些名氣,教育局也非常關注,生怕再出板橋村那樣的事情。
見學生們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等人身上,餘樺笑著說道,“看來,我們這是影響到學校的正常工作了。”
一旁的李大海連忙說道,“沒有,沒有,各位能夠來到我們陶湖村,是我們村的榮幸,學生們一直在村裡待著不經常見到外面來人,所以有些好奇。”
畢飛雨笑著問道,“李校長,你們學校現在總共有多少老師?”
“加上我,總共七個。”李大海說道。
“七個,這有點少了吧。”
五個年級,七個老師,平均每個年級只有一點四個老師,而且裡面還有一個是校長。
李大海笑道:“不錯了,深空沒有資助我們的時候,學校加上我也就三個老師。”
趙巖驚訝道,“三個老師怎麼給五個年級上課?你們也沒有分身術啊。”
“我們當然沒有分身術,所以只能把學生們攏到一起,通常都是相鄰的兩個年級放在一起,比如一年級跟二年級就經常放在一個班裡面上課。教一年級的時候,二年級在旁邊自學,教二年級的時候,讓一年級的自學。”說著說著,李大海臉上的笑容反而更盛了,“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學生們小,讓他們在另一個教室自習不放心,只能待著。不過這也有意外之喜,二年級的能複習一年級的課程,一年級的也能提前學習二年級的課。”
雖然李大海說的非常樂觀,但是大家都知道其中的艱辛。
兩個年級放在一起教,時間長了,老師自己可能都會暈頭轉向。
作家班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城鎮裡的,有幾個農村的,家裡的情況也要比陶湖村要好很多。
像陶湖村這樣的地方,沒有深空資助之前,學生們想要將小學讀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想其他的更是奢侈。
“深空資助你們之後,學校學生有變多麼?”畢飛雨問道。
李大海搖頭道,“沒有,還是每年都在減少。”
對於這個回答,眾人都有些驚訝,他們還以為深空公司資助之後會讓陶湖村獲得更多的學生。
深空資助過很多學校,其中比較出名的有離潮小學跟深空第一希望小學,這兩個學校都是越辦越好,學校學生越來越多。
特別是深空第一希望小學,現如今規模非常大,是當地最好的小學。
因此在眾人的印象中,深空公司資助的學校肯定都是越辦越好,學校學生越來越多。
看出了眾人的驚訝,李大海笑道,“不僅僅是學生在變少,我們陶湖村的村民也在逐年減少,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打工了。山裡的日子跟城鎮不能比,稍微賺到些錢的,寧願在外面租房子也不願意回來。”
畢飛雨他們點點頭,現在的大環境就是如此。
國內經濟迅速發展,需要的工人很多,再加上如今的政策種地很難,所以人們都在往大城市跑,投身到建設當中。
這是大勢所趨,不是深空公司在當地資助一個小學就可以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