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趙常天如此堅持,曹楊也就沒有再說什麼。他講得很明白,現在社裡資金如果出問題,影響的不是他曹楊,而是明年上任的趙常天。
按照社裡面如今的資金情況,如果出問題,也就只能撐到趙常天上任的時候了。
“對了,你找我什麼事情?”曹楊問。
趙常天指了指手上那一沓信件,“這是讀者們寄來參加有獎競猜的信件,我匯總了一下,總共十五封。現在時間還早,來信的高峰期應該還要過些日子才到,後面來的信會更多。”
“這麼快就有十五封了?”曹楊有些詫異地接過信去,“我還以為得再過幾天才有人參與進來,看來這次的有獎競猜還是挺成功的。這裡面有讀者猜出來麼?”
趙常天笑呵呵地說道:“你覺得可能會有麼?”
“哈哈,也是,這根本就猜不出來。倒不是說沒可能猜出來,只不過於東把細節藏得太深,而且大部分人的思維都跟著人物關係以及動機走,壓根不可能想到這會是一個人的多重人格。”
其實於東在裡面給了不少線索,比如在描寫幾個角色的童年時,會隨筆帶過一些相似的內容。其實就是同一件事情,不同人格不同的觀察角度。
這些地方很多人不會注意,即便注意,也大概不會多想。甚至部分人會覺得,這種相似情節,不過是戲劇化的安排。
有些作家不就是麼,喜歡讓角色的命運透過某種特定的方式產生聯絡。
“雖然沒有人猜中答案,不過有些讀者的想法還挺有意思的。比如這位讀者,他猜測許肆可能是假死,跟褚俊山聯手佈局,這有點像阿加莎的《孤島奇案》裡面的情節,大法官不就是靠著假死操控一切麼?”
趙常天笑呵呵地抽出一封信,說著上面的內容,隨即又抽出另一封信:“還有這個讀者,他認為幾個角色的名字看起來像是一場祭祀,說不定有邪惡的組織參與其中。劉長林殺人只為了出名這個說法還是有些單薄,普通孩子即便是缺愛,想要引起別人注意,一般也不會用這種方式,很有可能劉長林是進了什麼邪惡組織……”
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角度,不過他們的想法都很有意思。
趙常天聊了幾封信之後,欣慰地說道:“我之前認為推理在國內很難開啟市場,現在看來,我們國內並非沒有推理的土壤,只不過缺了一個契機,而於東很有可能就是那個契機。”
曹楊點頭認同這個說法,“於東有名氣,作品又過硬,他的出現,確實有可能推動國內的推理市場。其實之前科幻也是,自從出了於東之後,國內的科幻氛圍變得越來越好,不僅僅是於東自己收穫了一大批讀者,連帶著也出了不少優秀的科幻作者,出現更多優秀的科幻,逐漸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所以。”
趙常天拍了拍手中的信,“我有個想法,咱們是否可以弄個推理徵文,假如這一波《致命身份》能起得來,那這個徵文也自然而然地能起來。正好家族這個欄目也需要下一本接檔,我們可以從徵文作品裡面找。”
“臨時想到的?”曹楊問。
“臨時想到的。”趙常天點頭。
“你腦子轉得確實快,不過這事我建議還是不要輕易決定。明天上午我們開個會聊一聊這事,看看大家的看法。你也要知道,徵文活動一旦弄起來,編輯部就要忙起來了,至少也要讓其他同事有個心理準備。”
“好,我一會兒就去通知。”
……
“好起來了啊。”
看著教室裡面的十幾個人,汪海臨欣慰地笑了笑。
《致命身份》第二期出來之後,反響非常不錯,汪海臨趁著這個機會趕緊招兵買馬。果然,這次招人要順利很多,沒幾天就突破到了兩位數。
“會長,咱們還是得要有個固定的活動教室才行啊。之前就咱們幾個人,打打游擊戰還行,眼見人越來越多,機動性可就沒那麼強了。”
“是啊,你看科幻協會和讀詩會他們,都有固定教室,裡面佈置得都很好。別的不說,我們總要有地方放書吧?”
聽著會員們的話,汪海臨撓了撓腦袋。
活動教室這事他也操心,不過他一直沒去跟學校申請,因為協會人還是少了些。
人不夠,學校是不會批固定活動教室的。
之前科幻協會跟讀詩會也是過了好久才弄到活動教室。
“要不會長你去找於老師問問?”有會員提議道。
“這……”
“會長你不是跟於老師特別熟麼?”
“熟是熟……行,我去問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