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溯流文藝時代筆趣閣> 第四一六章 圓圈(第二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一六章 圓圈(第二章) (1 / 2)

聽到羅西的翻譯後,於東有些詫異地看著朱塞佩:“你是說,《海上鋼琴師》還沒拍完,你就開始想下一部電影了?”

“為什麼不可以呢?”朱塞佩笑道:“永遠是下一部電影更加迷人,不是麼?而且我現在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想法,還不是很成熟,所以我想跟你這個原著作者研究研究,或許你可以給我一些啟發。”

於東看著朱塞佩手裡的稿子,“這上面寫的是你的新計劃?”

“不不不。”朱塞佩搖頭,“這是《寡婦之死》的意文版,我讓羅西幫我翻譯的,非常可惜,你的一些中短篇,在義大利找不到。”

“很快就會有的。”於東笑著說了一句,又問:“能跟我說一說你的新想法麼?”

他看著朱塞佩,等待著對方的回答。

去年朱塞佩去金陵的時候,曾讓他推薦過,那時候他為朱塞佩推薦了《寡婦之死》。

看來朱塞佩把他的話聽了進去。

當時於東之所以會推薦《寡婦之死》,就是因為他想起了《西西里》這部電影。

《寡婦之死》跟《西西里》並不一樣,是多重結構的,但是其中李雪蓮在村裡面的遭遇卻跟《西西里》差不多。

張一謀的那部電影《軟刀》,就是把的多重結構給剖開,著重留了李雪蓮在村裡的那部分。

所以,《軟刀》跟《西西里》比較相似。

於東當時就好奇,朱塞佩在看過《寡婦之死》後,會不會想到要拍《西西里》。

而現在,就是揭曉答案的時刻。

朱塞佩組織著語言:“故事的整體結構跟李雪蓮在村裡面的故事差不多,一個風情萬種的女人,因為美貌而遭遇到苦難……美貌是上天賜予的禮物,但同時也可能成為受苦受難的根因……”

“我想把故事放在四十年代,我的家鄉西西里。”

“像《天堂電影院》一樣?”於東笑道:“你似乎特別喜歡四十年代的西西里。”

“大概是吧。”

朱塞佩沒有細說為什麼自己會喜歡拍四十年代的西西里。

他是1956年出生的,所以他對西西里的印象應該是從六十年代開始的,四十年代的西西里應該更多的存在他父輩小時候的記憶裡。

“對了,我想把《寡婦之死》的第一個視角加到電影裡面去。”

“第一個視角?”

於東回憶了一下,才想起來《寡婦之死》的第一視角是那個學生。

朱塞佩繼續說道,“透過少年的視角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東西,我想,《寡婦之死》裡面的第一個‘我’其實對李雪蓮也是愛慕的,不是麼?但是受到社會的影響,他無法認清自己的內心,最終做了荒唐的錯事。”

於東沒說話,這部分是朱塞佩自己的解讀,他向來不太願意幹涉讀者對自己作品的解讀——只要是正常解讀。

“在西西里那樣的地方,總會……”

朱塞佩的新想法剛剛有了一個雛形,能夠聽得出來,就是《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不過沒有具體的故事,很多都只是一個想法,包括他心目中的小鎮,都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

朱塞佩告訴於東,他準備在《海上鋼琴師》拍完之後,就去西西里島好好逛逛,看能不能找到心中的小鎮。

“既然你已經有計劃了,我恐怕幫不了你什麼。”於東笑著說道,“我對西西里的印象,還是來自於你的電影。”

“不會。”朱塞佩連忙說道:“這樣一個故事,不需要你對西西里有多瞭解,我現在還需要一些關鍵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我自己還沒弄清楚。”

羅西舔了舔嘴唇,還是把朱塞佩的話翻譯給了於東。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