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米彙報完公司的去年的成績之後,就邀請合作伙伴上臺致辭了。
作為深空合作最久的單位,《科幻世界》代表第一個上臺致辭也是合情合理。
楊蕭看起來準備非常充分,拿著兩頁稿子昂頭挺胸地走上了臺。
“大家好,我是《科幻世界》的楊蕭。”
“得知需要我上臺致辭,而且還是第一個的時候,說實話我還是有些緊張的,畢竟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行業中的翹楚,比我更要有資格上臺講幾句。不過——”
眾所周知,“不過”“但是”後面才是講話者真正想講的話。
“從接觸的時間來說,我們可能是要更早一些,在深空公司還沒有成立的時候,我就已經見識到了吉米的精明。”說到這裡,楊蕭笑了笑,看向吉米,“吉總,我這完完全全是褒義。”
吉米聳了聳肩,表示無所謂。
楊蕭繼續說道,“我甚至一度擔心過吉米是騙子,那時候於東剛剛出道沒多久,我們能看到他身上的巨大潛力,也把中國科幻的希望寄託在了他的身上。在我們眼中,那時候的於東既是一個即將冉冉升起的新星,又是一個需要我們用心呵護的孩子。我們生怕他被人騙了,所以一開始跟吉米接觸的時候,我們相當謹慎。”
本來並不好笑的一段話,底下卻響起了不少的笑聲,大概有一些人也想起了一開始跟吉米接觸的經歷。
說到這裡,楊蕭捋了捋稿子,“說了這麼多吉米的壞話,我得來說說他的好話了。既然吉總選擇用資料來說話,那我也照葫蘆畫瓢,跟大家說一說《科幻世界》的資料……”
接下去的近十分鐘時間裡,楊蕭羅列了這幾年《科幻世界》的資料變化,從一開始的最低幾百冊到如今已經穩定每月銷量二十萬冊左右,而且還在緩步增長。
最高的一期,《火星救援》剛開始連載的第一期,銷量達到了三十五萬冊,也是《科幻世界》的歷史記錄。
除了銷量這樣最直觀的資料之外,雜誌社現在每個月收到的稿子數量也是之前的數十倍,越來越多優秀的科幻作者冒出來,有時候他們甚至不得不忍痛割愛,把一些還不錯的稿子給篩掉。
在講話的最後,楊蕭說道:“最後,藉著這個舞臺打一個廣告,96年的銀河獎依舊會在七月份的蓉城舉辦,在座各位如果有興趣,我們都無限歡迎。”
等她說了這話之後,底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楊蕭卻沒結束自己的講話,依舊扶著話筒說道,“你們底下誰鼓掌我都看得清清楚楚哦,一會兒年會結束之後,我就去邀請你們,哈哈。”
笑著說完最後一句,楊蕭就走下了臺,而掌聲則變得更加熱烈,可以看得出來,她這次的講話效果很好。
總結起來,她的講話就兩個核心點,第一,表現他們跟深空的關係非常好,以後的合作也會越來越緊密,第二個,現在《科幻世界》蒸蒸日上,成績斐然。
大家也都聽明白了,所以這番熱烈的掌聲不僅僅是送給楊蕭,也送給跟深空有著緊密合作的、中國科幻界龍頭的《科幻世界》。
等到楊蕭下來之後,張一謀、趙寶鋼、斯皮爾伯格等人也都陸續上臺了。
相對於楊蕭的講話,後面這些人的講話這要官方很多,一方面感謝深空之前的貢獻,另一方面期待後續的合作,然後狠狠地將深空公司給誇一通。
於東是最後一個上臺致辭的。
每個人上臺都要代表些什麼,楊蕭代表的《科幻世界》雜誌社,張一謀代表《活著》和《軟刀》攝製組……
於東則代表深空旗下籤約的所有內容創作者。
內容創作者,這個詞代表著,他們公司現在簽約的已經不僅僅是作家了,還會籤一些導演、編劇,甚至演員。
“大家好。”
當於東開口的時候,氣氛完全就不一樣了。
正如吉米所說,今天來參加年會的這些人,最想聽的就是他的講話。
“我是於東。”雖然大家都認識,但他還是做了個自我介紹。
“過幾天就是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除夕了,在這樣的時候,在座的各位願意過來參加這次的年會,可謂非常不容易。國外的朋友更不用說,遠隔重洋,山高路遠。”
於東笑了笑,繼續說,“不過我相信,各位國外的朋友此行是值得的,因為在你們面前,將會開啟一個嶄新的世界。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歷史,都將讓你們有一個新的體驗。而且我相信,在不遠的未來,中國的市場也會讓你們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