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禮堂之後,終於能挪開腳了。
不過禮堂畢竟是做活動用的,會客功能比較差,茶水什麼都不好安排。
好在有阮小虎跟曲愛國他們這幾個小子幫忙忙活,在加上李玉她們主動請纓,勉強算是支應過來了。
之前這些人過來,都是為了來看看於東或者餘樺他們,現在人這麼多人自然沒辦法人人都跟於東說話,所以他們就開始主動擴充套件自己的交際圈,找人去認識。
所有人都是幾人或十幾人一團,於東則在這一團一團中間來回穿插。
張一謀對朱塞佩非常感興趣,一直在找機會跟朱塞佩說話,到了禮堂之後,終於找到了時機。
“朱塞佩先生你好,我是張一謀。”
羅西把張一謀的話翻譯給朱塞佩之後,朱塞佩笑著跟張一謀握了握手:“你好。”
“託納多雷先生,這位張一謀先生是中國非常著名的導演,他之前執導的《紅高粱》跟《活著》在電影節上表現都不錯。”
朱塞佩恍然道,“原來是《紅高粱》的導演,這部電影我看過,非常厲害。”
說起來,張一謀還是朱塞佩的前輩。
《紅高粱》拿到金熊獎的時候,《天堂電影院》還沒有上映,那時候朱塞佩還是個無名小輩,而張一謀已經是闖到國際市場的新銳導演了。
不過《天堂電影院》出來之後,朱塞佩很快就名震江湖。
面對朱塞佩的誇讚,張一謀笑了笑,隨後問道:“朱塞佩先生之前跟深空公司有過合作麼?”
“沒有,不過即將會有,我跟YU合作弄了一個劇本。”朱塞佩笑道。
張一謀點了點頭,事情跟他猜測得差不多,至於是什麼劇本他沒有再問。他跟朱塞佩剛認識,不好問這麼私密的事情,要想知道也只能等到後面去問於東。
兩人在這邊聊著,不遠處的於東朝這邊看了一眼,正要過來,李曉林卻朝他招手,“於東,這裡。”
於東只能笑眯眯地朝李曉林他們那邊走去。
這邊除了上滬作協的,還有餘樺跟畢飛雨,於東一到跟前,程永興就笑著說道,“跟你們說一個好訊息。”
“什麼好訊息?”
“中短篇獎明年就要開始評選了,據說評的是95和96年的作品,你的那幾篇短篇都在評選範圍內。”
“確實是好訊息。”於東點點頭,“不過你說的明年是陰曆的明年還是陽曆的明年?”
“陽曆的,也就是97年開始評選,還有一年時間。”
李曉林在一旁說,“你不要覺得之前那幾篇在評選範圍內就懈怠了,這一年還要努力啊。而且我們的訊息也未必準,別到時候獎項推遲,你那幾篇全都不能用。”
“我明白。”於東笑了笑,這次的訊息大概是不會有錯,這事他比李曉林他們還清楚。
不過這種內幕訊息其實也算是一種作弊了。
沒有內幕訊息的作家可能不會去寫太多短篇,有內幕訊息的,不管怎麼說,總要寫一些出來,就為了搏一搏獎項。
能不能獲獎,作品的質量自然是一方面,但是從某種層面上來說,數量上去也能提升質量,即便不能提升質量,也能提升存在感。
不過現在看來,這個訊息很快就不會是內幕了,李曉林能在這種場合講出來,後面肯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
於東跟李曉林他們聊了一會兒,又約好了明年去拜訪巴老的事情,然後轉身往朱塞佩他們那邊走。
剛沒走兩步,他就被兩個寬大的身影給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