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會比於東想象中要順利,他也成功地做了一回看客。
原本他還準備給大家讀一首《門前》,卻因看到參與讀詩會的眾人熱情高漲,所以他乾脆把機會讓出來,留給更想要分享詩歌的人。
之所以選《門前》,是因為這是顧城的所有詩中,於東最喜歡的幾首之一。
其實原本他也想選《一代人》,因為夠短。但是後來想了想,這詩又短得有點過分,攏共就兩句,他自己也十分不好意思。
讀詩會上,大家都在讀別人的詩,只有馮明那一首是原創。
馮明讀詩的時候,於東特意觀察了吳愛媛的表情,發現她剛聽到“我愛你”三個字,頭就低到了桌面,臉上紅了一片,一直延伸到耳後根。
她肯定知道馮明這詩是送給她的了。
而心裡明白的也不只是吳愛媛這個當事人,劉昌敏、朱鈺他們跟兩人都很熟,自然也清楚。
大家帶著同樣的,看好戲的心態觀察著兩人。
等到馮明一首詩讀完之後,鼓掌最起勁的就是於東。
“好詩,好詩!”
於東都快要把手掌給拍紅了,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想讓馮明的這首詩業在學校變火,那以後就不用他一個承受被捧殺的痛苦了。
下次大家來參加讀詩會的焦點也都能分到馮明身上。
馮明看到於東拼了命的鼓掌,心裡十分感動,於東這個兄弟真捧場,值得處。屋裡茶葉還剩不少,回頭再送幾兩給他。
於東的捧場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大家雖然也都跟著鼓掌,但是能夠看得出來,他們對這首詩並不推崇。
其實馮明原創的這首詩也算不錯了,但是奈何在立意上就輸了一大半。
這詩全篇都是在講愛情,而且還是那種甜得發膩的愛情,這可怎麼行。
詩歌要探尋,要表現,要追問生命的真諦。
即便是舒婷的愛情詩,人家表達的也是更有追求的愛情,是堅貞,是相互成就,是含蓄的熱烈。至少也得含蓄,《致橡樹》裡,我愛你三個字中間還加了個如果呢。
現在很多人讀詩,還就偏偏喜歡《樹》那種乍聽起來有些不太明白的詩歌,那不叫故弄玄虛,那叫回味綿長。
於東見眾人對馮明的詩反響不熱烈,又盼著後面還能有好的原創作品,但是直到結束,再也沒有一首原創出來。
因為參加的人多,所以讀詩會一直持續到了傍晚六點鐘。
天已經開始黑了,於是眾人紛紛作辭,化整為零吃飯去了。
於東他們幾個元老留在最後——只有吳愛媛先回去了,大概是因為馮明的情詩而不好意思。
這場讀詩會讓何煜的興頭比較足,等人都走了之後,他還一臉潮紅,“今天氛圍很好啊,我沒想到咱們金藝還能組織這麼多人參加的讀詩會。馮明表現也很好,竟然還寫了原創作品。我們回去都加把勁,爭取以後每次讀詩會都能出現原創作品。”
馮明被他說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隨便寫著玩。”
“嗨,不用謙虛。”何煜哈哈一笑,又提議道:“你們說,咱們這個讀詩會要不要取個什麼名字。以前咱們人少隨意些,現在人多了,那不得師出有名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