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五百多花就這麼簡單的送了出去,那花名為雨露的女孩兒,驚喜的望過來,眸中滿是感激之情。臉上升起兩團紅暈,不知是興奮還是羞澀,在她心中,今夜許公子定然會買下她吧!本該是最後一名的她,竟然在剎那之間,就接近了居於首位的嫦曦,雖然立刻又被遠遠拉開了距離,但有此墊底,至少今夜已是無憂了。
許仙心中卻並無絲毫喜意,此情此景不是他願意看到的。所有人都在歡笑著,他卻感到一些悲哀。這也是他不願來此的緣由,他可以輕鬆的拯救一個凡人,但面對這樣一個黑暗的現實,卻是無能為力。亦自己之力究竟能幫到幾人,救到幾人呢?如今自己的相救,是否只是以羊易牛般的自以為是。
他可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可以入水救人不惜姓命,他也可以在嫦曦求教的時候施以援手,但也就僅此而已了,無法做到更多。就是電影漫畫中的英雄,所能做的也只是打擊犯罪,而不能去救助所有不幸的人。
許仙不由想到,若是有能力改變這個世道的能力就好了。
貪狼拍拍許仙的肩膀,笑道:“怎麼,看中她了嗎?”
潘玉卻看出了他的心事,勸解道:“我們現在都有功名在身,將來出仕為官,便可多盡一份力!”
許仙點點頭,表示明白。
可惜,在這個世界上,善良或許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而善良者本身卻只能越發的感到無力和孤獨,甚至會被人苛責,彷彿他若做不到盡善盡美就是做了什麼天大的壞事一樣。彷彿他在入水救人的時候,還要考慮到親戚朋友乃至圍觀群眾的感受,這樣豈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嗎?善良的人往往簡單直接,那些複雜的人多半是站在岸上觀望,誰更高貴,不需要任何解釋。
待到心中的悲哀充斥胸懷,對於改變的渴望達到極致。本來沉寂在識海中的輔人格忽然不安動盪起來。許多的陌生的記憶如浪濤一般翻滾湧動,並在許仙的識海中顯現。這些畫面陌生而又熟悉,卻貫徹著一股強大意志,那種意志無從形容,只覺得彷彿要在混沌黑暗之中,開闢出一股亮光。
若硬要形容,那就是佛家的慈悲,是道家的道德,是儒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正是這一種意志,開闢了當初的地府,成就了東嶽大帝的天仙業位。這股意志強大的讓人無從抵抗,也根本沒有抵擋的必要,因為這也是許仙心中的所思所想。
許仙今時今刻的念頭,觸動東嶽大帝記憶中的這一股意志,於偶然之間促進了二者的融合。這種融合並非是一方壓倒另一方,而是彼此之間的互相印證,毫無勉強或者強迫,而是在自然而然之間,讓許仙的意志更進了一步。
許仙一晃神,品花會還在繼續,一切的景象都與方才沒有半分割槽別,知道方才的種種不過是彈指一瞬間而已。但眼前的景象卻有了煥然一新之感,心中那些許頹然已經消散無蹤,反而變成一種強大的自信。自信只要自己努力下去,終有一天能夠達成所願。
在這剎那之間的領悟與印證,雖只得到了極小一部分東嶽大帝的記憶,卻相當於開啟了一扇塵封的大門。對於許仙的心姓的陶冶卻比在夢中輪迴的影響還要大的多。讓他有一種感覺,就是此刻面對天劫,也有了十分的把握,在這股光明正大的意念之下,由“貪嗔痴慢疑”所生之諸般心魔,都變得再也不值一提。
許仙本身雖對這紅塵存有執念,一直不肯簡單的走一條昇仙之路。但身在紅塵,又沒有老師的指點,只有一群愛著他寵著他的女子,他也不禁漸漸有些迷失。他否定一般修道者的道,卻又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真正要走的道。
“隨遇而安,順其自然”的心態對於修道者而言,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長久的沒有目標,卻也少了勇猛精進的動力與修道者應有的決心與意志。長此以往,也就漸漸消磨了意志。
而在今夜,那存於心中的念頭,陡然迸發出來同東嶽大帝的意志相結合,終於讓許仙有了自己的“道”!他撫著自己的胸口,默默道:無論是東嶽大帝的意志,還是我許仙的意志,有朝一曰,就讓我執掌地府,還天地乾坤一個清明吧!此念一動,脖間所掛的功德玉牌疾速閃動,於剎那之間,又不知增添了幾許功德。
不再拘泥於“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層次,而是憑著自己的力量,從根本上扭轉這個世道。只是他知道,自己的力量還不夠,哪怕是成為地仙,也還差著些。終有一天,我將用自己這雙手,去改變一切,創造一切。
凡人封侯拜相,甚至匡扶天下之所謂“大志”,與其相比,頓時像是燕雀與鴻鵠的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漢文,你怎麼了?”潘玉忽然問道,感覺到在剎那之間,許仙卻似變了個人一般,氣度完全不同了。
許仙一愣道:“什麼怎麼了?”
貪狼懶懶的道:“忽然變得爺們了!”表情淡定,心中卻是驚濤駭浪,他和潘玉一同見證了許仙的變化,但潘玉的感應遠不及他的敏銳。剛才那一瞬間,從許仙身上迸發出來的意志與堅定,竟然讓他有一絲“高山仰止”的錯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