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逆水行周筆趣閣> 第五百九十七章 目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九十七章 目的 (2 / 2)

當官,不是這些人學習的唯一目的和選擇,而這個時代的科舉,也不僅僅是為了培養未來的官員。

宇文溫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構建起來的學政和公辦教育體系,其教育目的可不是僅僅為了培養官僚。

無數學子為了當官而讀書,面對僧多粥少的局面,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做習題,這是對公共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也是對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但是,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現實讓無數人讀書的目的都定格在科舉考試當官上,所以,隨著科舉體制定型而出現的教育體系,根據“利益導向”,最後結果必然是官本位。

那麼,對於當官沒太多用處的明經科(數學),恐怕會漸漸變得無足輕重,最後退出必考科目。

就像一些受眾稀少的運動專案,遲早要被奧運會開除一般。

這樣的發展前景,不是宇文溫想要的,但他一人之力有限,加上有限的壽命,根本就無力保證數學在科舉中的長期地位。

他能想到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讓數學變成“顯學”,把數學和社會發展聯絡起來,再也無法分開。

顯學,是指在社會上處於熱點的、顯赫一時的學科、學說,但對於中原來說,儒學才是顯學,宇文溫要把數學立為顯學,只能求助於“利益導向”。

利益導向是什麼?

學好數學,能受僱主重用、掙大錢。

這就是最直接的利益導向,靠學問做官當然最好,若在科舉考試中實在競爭不過別人,靠學問賺大錢也是不錯的。

所以,科舉的數學(明算科)教材及試題集,所教授的內容,大多是以實用為主,也就是所謂的“應用數學”。

譬如倒數平均數的運用,基本上都是應用題,而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論題。

那麼,學好相關知識的學子,即便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再以當官為目的繼續學習,也能夠靠著學來的知識,改行吃“學問飯”、“技術飯”。

按照有司的初步統計,自第一屆科舉大考以來,各行各業伺候蒸汽機等精密機器的技術員,每年的工資上漲水平都很驚人,截至去年年底,技術員類職位的平均工資,是每月十貫左右。

普通工人,平均工資水平是每月一貫左右。

而各行各業的技術員們,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曾今是學子,在讀書時是以金榜題名為目的,只是沒有財力或信心進行“持久戰”,只能“改行”。

技術員一個月的工資,差不多是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資,若到了技術主管一級,平均工資是二十貫左右,到了技術總管的級別,平均工資是五十貫左右。

如此懸殊的收入差距,很好回答了“讀書不是為了當官,那是為了什麼?”的疑問:知識就是金錢,讀好書,即便當不了官,一樣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

經濟的快速發展,各類蒸汽機械的普及,給東主們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發財機會,所以,他們願意高薪聘請懂技術、能用學問解決問題的人,願意以優厚待遇留住這些人才。

所以,自第一屆科舉大考以來,許多改行吃“學問飯”、“技術飯”的學子,到了現在,其經濟狀況都比備戰科舉時提升了一大截。

不僅能養活自己,還能養活家人。

他們同齡或者同期的同學,此刻還在寒窗苦讀、備戰科舉,因為不事生產,所以不會有收入,每月還要花費不少錢去買書、買資料。

若考得中還好,若一直考不中,一輩子都被耽擱了。

這麼明顯的反差下,其“利益導向”必然會起作用,宇文溫想著想著,欣慰不已,看著《三年科舉五年模擬》這本書,感慨起來。

新時代的科舉,新時代的教育,絕不會走向“八股文”的死衚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