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天下珍玩TXT下載> 第475章 這般風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5章 這般風情

 老譚一愣,“唐老闆如此年輕,就敢說這樣的話,要知道,光是這玉石的種類,就成百上千,而且還有各種沁色包漿,五花八門。說實話,就算是我自己收藏的,也有幾件斷代不太明確的呢,”

“老譚,瓷器比玉器更復雜。這個筆筒,沒底款兒,唐易能一眼看出是康熙民窯,真不是一般人,”毛逐在一旁笑道。

唐易沒說話,看了一眼毛逐,心想,老譚是很精通玉器,但是過於痴迷,似乎精神上已經有點兒魔怔了。

老譚低頭,像是在想什麼。

“上次毛逐幫我賣了一件民國的老紫檀持珠,而且一點抽頭都不肯要,我才交了這個朋友。今天唐老闆也幫了我一個大忙,眼力更不用說了,擇日不如撞日,既然唐老闆是個專家,那咱們一起去看看我的藏品,我斷不了的,還請唐老闆幫著斷斷,”

老譚好似下定了決心,抬頭說道。

唐易知道,要不是自己誇下海口,說什麼樣的玉器都能認,老譚恐怕不會讓自己登門的。

他也很好奇,老譚到底收藏了多少玉器,而且,從他手上這件黃玉扳指來看,的確是好東西,這還是帶出門的。而鎖在家裡的,想必更有看頭。

老譚收了攤子,唐易和毛逐跟著去了。

老譚的家距離古玩街不遠,是一處單位宿舍院,但是樓體都很老舊,約莫怎麼也得三十年的老房子了。

“老譚,這麼早收攤了啊,”傳達室的門衛大爺打了聲招呼。

“有倆朋友來了,晚上吃完飯找你下棋啊,”老譚笑道。

“不成。今兒我就值班到六點,夜班是大李,今晚我得早回家,小孫子過生日,”門衛大爺應道。

“看把你忙乎的。”老譚走進院子,手很隨意地擺了擺,又對唐易和毛逐說道,“這是群藝館的老宿舍,我就是從群藝館退休的。老想多攢點兒錢,又沒別的手藝,就到附近的古玩街擺地攤了。”

毛逐說道,“上次我就想說,這院雖然老,但是綠化好,而且住的都是熟人,還有傳達室,安全哪,”

唐易問道:“那您什麼時候開始收藏玉器的,”

“那就早嘍。知青下鄉的時候,我在大西北的一個村裡,就用一隻鋼筆換過人家貓脖子上拴的一個瑪瑙掛墜,很漂亮,遼金時期的精品,可惜啊,後來被我老婆偷著換大米了,為這事兒,我兩天沒和她說話,”

老譚帶著兩人進了一處樓洞,上樓,水泥樓梯已經有幾分斑駁。

知青下鄉,唐易暗想,那老譚的年紀可不止六十了,看來毛逐猜的不對。

這棟樓最高就是五層,一梯三戶,老譚住五層中間這戶。

一進門,唐易發現,這就是個一室一廳的房子,只有五十平方米左右,臥室廚房衛生間的門都開著,除了廚房和衛生間,客廳和臥室裡都擺滿了箱子櫃子和博古架。

說博古架是好聽的,簡直就是個雜貨架。客廳的博古架上,什麼都有,瓷器銅器木器雜件,就是沒有玉器。

“客廳裡都是我擺攤要賣的東西,玉器全在臥室裡。別客氣,進去就行。”老譚一邊說,一邊把帶回來的東西歸置起來。

唐易走到臥室門口,這才注意到,臥室的博古架上,基本上全是小盒子,只有兩個小架子上吊著兩塊玉牌,白玉觀音黃玉佛,雖然都是和田玉的,但是年份並不老,近三十年之內的工藝。

“這兩塊玉牌,是用來保平安的,不值什麼錢。”老譚此時已經放好了東西,脫下了外套。

“不值什麼錢,”毛逐叫道,“這兩塊牌子,光料錢就頂一個高階白領幹一年了,”

老譚笑了笑,“也就是個料錢,現代的玉器,有什麼意思,”

接著,老譚讓唐易和毛逐直接擱床上坐,但他倆都覺得外面的褲子,坐睡覺的床上不太乾淨,都開口說,“站著就行。”

老譚一看,從客廳拿了倆小馬紮進來,放到一個大箱子邊上,“坐吧,站著看容易摔了東西。”

“唐老闆,我先給你看兩件我拿不準的東西。”老譚說著,從博古架上前後手各取了一個錦盒。

“老譚,這樣,我叫你老譚,你叫我小唐行不行,”唐易聽“唐老闆”聽了一路了,忒不自在。

“好,小唐,”老譚把兩個錦盒放到一個大木箱上,權當桌子了,先開啟了一隻大一點兒的錦盒,拿出了一個七八厘米長的玉件。

這是一個龍首玉帶鉤,青白玉質,龍首圓而靈動,造型流暢簡潔,包漿潤澤。

玉帶鉤這個東西,是典型的實用器,說白了,就相當於咱們的腰帶頭,古人的服飾和如今不同,腰帶自然也不會一樣,用玉帶鉤這麼一掛,就相當於扣上了。

玉帶鉤的歷史很久遠,不過大量出現還是在明清,所以市場上最多見的就是明清的玉帶鉤。可以想象,這東西是傳世較多的玉件,誰不扎腰帶啊,窮人可以糊弄,可有點兒錢有點兒身份的,那就置辦玉帶鉤。

“這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買的,當時我身上就剩八塊錢了,那人非要十塊,我討價還價,他就是不讓,最後我還把早上剛買的油條也給他了。”老譚在一旁唸叨了兩句。

“這玉帶鉤,您怎麼斷代的,”唐易拿著玉帶鉤,心下已有了計較。

“我一開始看清代,玉帶鉤無非就是龍首,獸首和鳥首,其中龍首最多,鳥首最少。這帶鉤有傳世包漿,工藝精良卻又簡潔,很像是清代康熙到雍正朝的東西。造型嘛,有幾分漢風,這個漢代以後各朝各代都有效仿。”老譚說道。

“您都具體斷到康熙雍正了,還說拿不準呢,”唐易回了一句。

“這幾年我又懷疑了。清代的人,玉器做得可以精細,也可以端莊大方,但是這龍首龍形不僅造型優美,而且彷彿給人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這種感覺很細膩,有點兒倦怠”老譚沉吟著,但卻找不出一個合適的詞兒來形容這種感覺。

“風情,”唐易笑道。

“對,風情,”老譚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清代哪有這般風情,”

...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