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有紕漏,就要被御史借題發揮,使人不厭其煩。
還不若同其他幾位堂官一樣,坐著轎子去衙門,轎子簾一檔,凡事又是另外一個說法。
不過,朝會之期,曹顒還是騎馬而行的。
路過東府時,發現這邊已經掛起燈籠,曹顒使人問了,曉得曹頫醜初就出門了。
應試貢生要先到禮部指定的地方集合,隨後再有禮部官員領到場上。
曹顒騎在馬上,想著這場殿試,自己堂弟暫且不說,錢陳群終於能得償心願。只是不知,他是一甲,還是二甲。
早年康熙南巡時,錢陳群才代表江南士子獻師,若不是因母病耽擱,早就應該應召進京赴試。
雖說遲了許多年,他總算能得償心願。
小五那邊,要說書面字型,算是漂亮;八股文章,這好壞評說,全在閱卷官的喜好。
殿試名義上是皇帝親自主持,但是閱卷的並不是皇帝,而是朝廷指定的閱卷官。最後只有閱卷官選出的前十的卷子,才能遞到御前,有皇帝親自圈定一甲三名與二甲前七名。
錢陳群成名多年,八股文自然比曹頫精通。
曹頫若無意外,多在三甲,只是不知成績靠前靠後。靠前的話可以考翰林院的庶吉士,靠後的話,只能等著候缺外放為知縣。
曹頌在軍中未歸,曹項已經在外任,曹顒希望小堂弟能夠留在京中。
少一時,曹顒到來金水橋外,只見這邊燈火通明,已經站了不少官員,三三兩兩地站著。
曹顒掃了幾眼,看到戶部那個郎中,踱步過去,寒暄站定。
等了有半個時辰,天氣漸亮了。
遠遠地傳來禮樂聲,等到東方魚肚白,王公貝勒、文武大臣,早已按照品級排列,依次進了太和門。
太和殿廣場上,已經擺放了數行几案。
等到王公百官在太和殿階下站定,就有禮部官員,領著應試貢生下場。
此時,天已大亮。
雖說這些貢生都穿著青綢袍子,但是曹顒還是一眼就看見自己的小堂弟。在一群中年人中,少年俊秀的曹頫算是醒目。
曹顒還記得清楚,自己剛到這個世界時,曹頫還在兆佳氏的肚子中,沒有落地。像是轉眼功夫,他已經是二十歲的大小夥子,曹顒有種“吾家有子初長成”的自豪。
這殿試,從辰初開始(早七點),到酉初(下午五點)結束,總共五個時辰。
康熙只在考試開始前,露了個罩面,等到考試開始,就移駕返回乾清宮。
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等,今曰輪值的大學士與六部堂官,往乾清宮參加小朝會,其他人就退出太和殿,各自歸衙。
戶部衙門中,蔣堅捏著一張紙條,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字兒。他看了紙條几眼,神色之間有些猶移。
等曹顒過來,他將這紙條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