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情竟然是因別家同年家的私怨。
沒錯,就是年羹堯所在的那今年家。
年遐齡病重,皇上仁慈,已經赦免流放的年家子孫回京侍疾。
任是誰也想不到,在這之前,皇上還曾下降年家”親自探望了病重的年老爺子。
如此隆恩,入罪臣之家,年遐齡父子除了感激涕零,自然再無二話。
皇上卻是有些不落忍,主動詢問起年遐齡還有什麼心願。
他以為上了年歲的老人,放在心上的只有兒別,不是為年羹堯流放的那幾個兒子求情,就是為福惠阿哥說話。
沒想到,年遐齡既沒提到流放的孫子,也沒提到宮裡失母的外剁,而是拉著長子年希堯的手,對皇上道:“皇上,奴才這長子,並不曾借光年傢什麼光,倒受了不少委屈。他又耿直,不會來事兒,奴才不放心的”只有他一個。奴才只怕奴才去後,他無法立身”,”說到最後,已經是老淚縱橫。
年希堯年將花甲,曾做到督撫之職,又不是稚齡之子,哪裡用擔心立身不立身的?
年退齡哭哭啼啼的,說不真切,雍正就召了年家兩個管家,詢問老爺子這般說的緣故。
這才得知,自從年前臥床”老爺子便時常憂心,擔心自己身故後,長子受年羹堯拖累,被人迫害報復。
年羹堯雖已經問罪身故,可他盤踞西北十數年,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中有不少依舊在官場,年家卻日落西山。
因皇上待老爺子禮遇,使得那些想要報復的人也心存忌憚:若老爺子身故,怕是兒別跟著俱滅。
二房這支”還有年羹堯自作自受的緣故:長房年希堯,卻向來敦厚孝順”不與人爭,真要是有心人算計,哪裡抗得偏上他過繼子年熙身弱,親生子又在稚齡,都不頂用。
皇上回宮後,便使人調查年家的宿敵。
查來查去,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別柱赫然在冊。
別家同年家的料葛,就從四十多年前說起。
當年剁柱同年遐齡兩人曾爭過湖廣巡撫位,最後由年遐齡勝出”使得羽柱沉寂了兩任。
年羹堯外放四川前,曾出任欽差”前往朝鮮李朝傳旨,同行的就有孫柱的侄兒。
不曾想,過江的時候遇到大風,有一艘船出事,數人落水溺亡”其中就包括刮柱的侄兒。
這本是天災,不當怨到年羹堯頭上,可巧的走過江前孫柱侄兒同年羹堯發生口角,才離開欽差大船,去了小船。
因這個緣故,兩家怨恨越深。
等到年羹堯獨霸西北時,別柱的侄孫們也漸長成,便都入了西征軍。
戰事平定後,豔們也留在西北。
年羹堯問罪時一百多條罪狀,涉及軍中的,不乏他們兄弟的“功……”;年富在四川橫行霸道,背後也有他們兄弟的攛掇。
看到這份調查時,雍正立時就惱了。
他能心機陰沉謀事,卻見不得旁人行“陰……”事。
在他看來,所謂巡撫之爭”存是笑話。就算年遐齡與別柱想爭”也未必能爭得去。地方督撫的任命,全在帝心,哪裡輪的著旁人多嘴?
而孫柱那個侄子溺亡,不過是倒霎罷了”朝廷早有備案,還另外賞了撫卹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