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氣轉暖,棉襖已經換了薄衫,卻也仍有些許厚度。
縱是這樣,依舊從衣衫上滲出了大片血跡。
“把人抬下去,再有十來日就是孟府迎親的日子,屆時,就是用綁的,也把她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給我綁上花轎!”
“老夫人,這、五小姐心思不在孟府,真要強壓她嫁過去?”張嬤嬤壯著膽子多問了句。
李家聯姻只挑選高門,為了家族利益無可厚非,可是府上已經有個大小姐跟孟家有了關係,李五小姐去不去,實際上沒有什麼影響,不是非如此不可。
“她不去,孟家心裡能平怨憤?”李老夫人輕哼,“當日孟俞山跟君華是怎麼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君華過去了,怕是連個話語權都沒有,頂不上什麼用處。那樣的高門,不是能任由我們的算計的。把人抬下去,好生看著,這期間別讓她再鬧出什麼亂子來。”
起身抻了下衣衫上的褶皺,老夫人跨過地上昏死的人,款步離去。
地上的人是個有心計的,前幾個月連她都被她說服,放任了她去接近柳家。
只是柳家跟孟家比,是斷然比不上的,柳家的話事權,根本不在柳知秋手裡,至於柳家閨女跟南陵王,事情日後能不能成還不一定。
那麼尊貴的男人,豈是一個小小農女能輕易攀上的?
事情要有定論,至少也是幾年後。
她李家可等不得未知。
李府雙姝一併嫁與知州之子的訊息,沒幾日就在蒼梧鎮上傳得沸沸揚揚。
有人說這是一樁美談,也有人說這是一場笑談。
百姓熱議中,一股勢力悄然來到。
昏暗房間裡,幾個人垂首站立,對坐在椅子上的人恭恭敬敬。
“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已經掌握情況,柳家現在只留了二房在家,其餘人全上了京城,柳家二房柳二林夫婦呆在村子裡少有出來,但是杏花村暗裡有人防守,不宜妄動。還有個柳知秋,每月會往返縣城一次送貨結清貨款,有時候也會到鎮上進行採買,時間很是規律。十日內,他必然會再來鎮上。”
“我們不能久待,隨時可能被那邊人馬發現,需要儘快解決,他可還有其他常去的地方?”
“有。”
……
杏花村一如即往平靜。
五月下旬,陸續有京中訊息傳到來,皆是喜訊。
柳知夏跟傅玉箏定了親事,五月末在新修整的柳府完婚。
柳玉笙因為百姓陳情書再次受到朝廷嘉獎,這次是實質性的獎勵,黃金千兩,賜“仁醫”頭銜。日後不論在哪個州城向官員求助,官員皆需鼎力支援。
五月二十六日,京都陽光明媚,風和日麗。
宜嫁娶。
南陵王府跟新柳府皆掛上了紅綢紅燈籠,鞭炮聲頻響。
百姓對此爭相熱議,擠在街上看熱鬧。
“今天狀元郎娶親,聽說娶的是南陵王府侍女,南陵王的恩人傅姑娘。”
“你說這狀元郎也怪,以他現在的身份,就算高門女也娶得,有不少大官想著招攬他做婿,怎的挑來挑去,最後竟挑了這麼一個無權無勢的孤女?”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恰恰說明狀元郎不是那等攀龍附鳳之輩,人家娶的是自己喜歡的,往後兩人琴瑟和鳴恩恩愛愛,未必就過不好。”
不管百姓們如何議論,南陵王府跟新柳府的熱鬧都不減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