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小孫女跟個小大人似的唸叨叮囑他們,老爺子跟老婆子心裡越發不捨。
每年孫女回外家的時候他們就覺得日子最難熬。
“囡囡,要不在外家住一天算了?爺爺明天拉牛車去接你,讓你爹你娘他們多住幾天就行。”
柳大夫婦在旁哭笑不得。
“爹,咱兩天就回來了,你就甭折騰了,要你真自個拉車去接囡囡,囡囡還得窮擔心。”狠心把女兒抱過來,柳大拉著媳婦、兒子逃似的飛奔,“行了別送了,我們自己去搭車!”
被冷落在一旁的柳二有點不甘心,湊到老爹面前,“爹,我跟杜鵑、知秋也走了,您跟娘有沒有什麼要交代我的?”
“沒有,趕緊走,腦袋長那麼大,礙眼!”老頭子氣哼哼揹著手回屋。
“趕緊走趕緊走,真是,臨走還要氣你爹一回。”柳老婆子也返身走了。
柳二磨牙,“媳婦,回頭咱也生個囡囡!”
“你說你這臭德行,兒子就跟你學的不著調!”杜鵑憋著笑,把手上大包小包全掛在自家男人身上,“瞧爹孃被你氣的,我這算是給爹孃出口氣。”
“……”
柳知秋在旁,則直接給自家老爹翻了個白眼,“爹,您就別折騰了,一大把年紀了才來生娃,早幹什麼去了?將來娃生出來,您給帶出去,人家還以為你們是祖孫呢。”
柳二沉默了下,脫了鞋子就追著不省心的兒子打。
“孩他爹,慢點,慢點,小心包裹掉了!”杜鵑在後頭,扶額直叫。
一路雞飛狗跳。
坐李大家的牛車到達鎮上,再從鎮上轉搭牛車近一個時辰到達涼水村。這裡,就是陳秀蘭孃家,柳玉笙外公外婆所在的村子。
山清水秀,鳥鳴花香,長河環繞。村莊很漂亮。
牛車剛進村口,就已經有人認出陳秀蘭,紛紛扯著嗓門打招呼。
“喲,秀蘭這是回來看你爹孃來了?”
“你們夫妻看起來沒什麼變化呀,好像不會老似的,樣子還跟前幾年都一樣。”
“這是你們知夏跟囡囡吧?知夏又長高了不少,囡囡也越長越俏了。”
跟著孃親的介紹,喊了一路的三姑婆表舅公,到得陳家院門外,嘴巴都幹起皮了。
應該是有村子裡腳程快的人先一步通知了陳家,柳玉笙他們到的時候,陳家兩老已經等在院門外。柳知夏跟柳玉笙,齊齊叫了聲外公外婆。
陳老婆子立即上前把柳玉笙抱了起來,嘴裡哎呦哎呦的跟娃親香,“又快一年沒見了,讓外婆掂掂,咱囡囡重了沒有。”
“個頭都比去年漲了好多,哪能不重呢。”陳秀蘭邊笑,邊拿下車上的包裹,一行人進了門。等院門關上,坐在堂屋,陳老頭才瞪起眼睛,“咋又拿那麼多東西來呢?都說了現在家裡什麼都有,大老遠的路,帶著東西也不嫌折騰。”柳大憨厚一笑,“沒事,不折騰,我們一路都是坐車過來的。沒走幾步路,不費力氣。”
“那也太破費了,沒必要買這些東西。”陳老婆嗔道。陳秀連忙解釋,“這些禮品大多是人送的,我們就往裡添了一點點,東西都拿來了,給你們就留著。來的時候,我婆婆還特地叫我多帶一點。一年到頭的也回來不了幾趟,好容易回來了,總要孝敬孝敬爹孃。”
“這些東西爹孃留一份,剩下的讓大哥跟大姐分一分。”
陳家三個孩子,陳秀蘭上面還有一個哥,一個姐,都已成家。
大哥陳啟明娶的是本村的姑娘,大姐陳秀英就嫁在臨近隔壁村,陳秀蘭嫁得最遠。
聽到是親家母讓帶上的禮物,陳老婆子又嗔了陳秀蘭一眼,“你說你,都做人媳婦這麼多年了,婆婆明理客氣,你也不能老那麼不懂事。說讓你拿你就拿呀。這麼些東西摺合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銀子了。”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農女福妃,別太甜》,微信關注“熱度網文 或者 rd444” 與更多書友一起聊喜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