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家的客廳寬敞,又暖和舒服,牌場從飯後一直打到了十二點。
方年遊走在兩場牌局之間,都看了看。
林鳳運氣實在太好,估計姓不了送。
方正國……黴筆附身,想不送比登天都難。
‘喂鬍子’這東西,有時候看牌的樂趣更大一些。
方年也就是看到了十點鐘,就上了二樓,去自己的房間洗漱休息。
把自家建設搞好,就這樁好處,居住得很舒服,不會降低太多的體驗感。
一夜無話。
…………
次日小年。
老方家按慣例放了掛鞭。
早餐過後不久,鄰里三四便有人走了來。
這裡面有個農村的有趣現象。
不管大家表面上是否承認,年邊上哪戶人家最熱鬧,那戶人家必然是預設的村裡中心點。
每個人心裡的那桿秤,都會從聲望、錢望等各方各面評估。
在方年的記憶中,前世也是老方家蓋了新房以後,才逐漸有這種現象的。
這輩子,從2008年過年時就有了。
這,多多少少沾了方年的光。
也是方年高三這一年那麼努力的原因:讓家人風光,讓時光美麗。
比起來,上大學後? 方年真是成了條完全的鹹魚。
因為多數的遺憾? 都在高三結束後,完美了。
跟往常一樣,很快就有人吆喝著開了牌場? 這次方年還是婉拒了參與邀請。
方年提溜著方歆出了門。
大冷的天? 騎摩托載著方歆去鄰村商店買各式各樣的煙花。
一到家? 方年把摩托車一扔? 飛快的拉著方歆去了院牆邊? 比方歆積極多了。
“方歆? 你試試這個? 這個安全。”
“咦? 今年又出新品種了? 這個我來試試……”
“……”
那樂呵呵的勁頭? 完全壓過了方歆。
每當方歆問:“哥哥~再放一捆吧。”
方年便立馬回答:“快去拿快去拿。”
林鳳偶然出門撞見,沒忍住說了幾句:“方年,你都上大學了? 怎麼還帶著你妹妹玩煙花? 勁味!”
“難怪方歆天天想著你回家。”
“昨天下午回來? 今天就是放不完的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