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準備妥當後,方年開口說道:“這個月的事情還是會很多,大家都會比較辛苦。”
“最近的重點事務有兩件:
一是劉惜牽頭,溫秘、小谷配合,分模組按120億投資規模做一份資金預算計劃書;
沿用之前的15億預算框架,但把部分後續階段的專案併入。
透過前沿的高校資源請設計院按IDM的標準,以3000畝佔地規格先設計辦公場所草圖。”
說到這裡,方年稍作停頓,斟酌道:“我是這麼想的……
不管是第一期建築覆蓋300畝,還是分模組,又或者是分批次,肯定會有一段時間沒有辦公地點;
所以……
能不能沿用女媧系統實驗室的做法,先在廬州落地一個晶片設計實驗室?
這樣有了落地的專案,也能更好的談地方扶持。”
方年的話語落下後,電話那頭的關秋荷接過話頭:“女媧系統實驗室在企校合作方面有沒有總結出好的經驗?”
陸薇語回答道:“‘女媧’1這個版本的誕生,各大高校團隊、實驗室的有效貢獻佔了40%;
其中價效比突出的是復旦軟院,因為戰略合作的關係,建立了順暢的共享渠道。”
聽完,關秋荷直言道:“顯然,實驗室形式最有利。”
“……”
溫葉、穀雨、劉惜都沒發表看法。
見狀,方年直接說了下去:“第二件事,前沿創新的前沿院事務團隊與廬州事務團隊的建設工作,以及前沿系人才梯隊建設工作。”
“這是重中之重,陸總,你先說說你的計劃。”
陸薇語也不扭捏,有條有理的表述了前沿創新的下一步計劃。
“……目前就是這樣安排。”
總結來說,就是廣撒網多斂魚,包括高管團隊,都是基操。
陸薇語說完之後,溫葉簡單彙報了前沿實習部的建設成果。
反正……
就一句話。
人才有,但不夠拔尖。
關秋荷稍作思索,道:“不如試試人才輪崗,從當康遊戲、前沿系其它公司裡面平調一批,提拔一批?”
“這也是個方法。”方年並不滿意。
左右一尋思,拍板道:“籌備一次面向全國的前沿社團推薦招聘會。”
“包括但不限於前沿社團新加入的大三學生,之前加入的現在已經上大四的在校生和已經畢業的,給特定部分的社團成員一個直接推薦碩士以上相關專業人才的機會。”
說到這裡,方年看向溫葉:“社團落實到哪一步了?”
溫葉稍作整理,回答道:“除江浙以外,已優先覆蓋到了篩選出來的所有211大學,一共是86所;
截止到今天上午,一共有222所大學初步落實社團建設。”
方年想了想,道:“抓一抓進度,我記得篩選出來的一本類大學就有近300所,還有部分二三本大學,名單上是365個大學,差一大截。”
“明白。”溫葉點頭應下。
方年又說:“招聘會你牽頭籌備,當康、前沿需要怎麼配合自己協調,在社團全部落實後馬上啟動。”
“好的。”溫葉又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