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年也有點認同。
就算他平時不打籃球,這個時候說不準也一樣需要被報名。
畢竟,就算關秋荷平時正兒八經看他時,得仰頭,她也是南方人,不怎麼高,目測165下。
吃飯的時候,關秋荷略感興趣的問了幾句。
“校運會什麼時候開始。”
“一星期後,也是週三,下午開始。”
“你當天能上場嗎?”
方年回憶了一下規則,點頭道:“能的。”
“籃球比賽的規則安排比較簡單,學校一共20個班,分成兩天比完高二和高三的,第三天後兩節課高一再比完。”
關秋荷不理解,就問:“20個班怎麼分配的?”
“總共23場,第一二天每天10場,分在兩個籃球場進行,根據安排,第一天高二高三所有班級全部會出場。”
接著方年簡單解釋道。
“拿高三7個班說,總共比八場,比如分別是1到7,先抽籤決定第一輪比賽,假定是1:2,3:4,5:6,剩下的7抽籤決定和這三場的輸家比,剩下的兩個輸家比一場。
第一輪的三個贏家抽籤決定對手,剩下那個和7打,最後剩兩個贏家決賽。”
關秋荷在腦子裡面過了一遍,道:“這方案對7稍有點照顧,不過省時間。”
方年笑了下:“確實,這是學校為了公平和省時想出來的極具參與感的方案。”
“說是要保證每個班都可以打兩場。”
這個方案不復雜,省事,不至於每個班級都要跟所有班級打一次。
也正因為這樣,才需要強制攤派。
因為大家積極性不會太高。
接著方年又說了句:“還好我上個月去桐鳳的時候就買了球衣和球鞋,算是有備無患。”
關秋荷就笑:“那你這不算趕鴨子上架啊,球衣球鞋都買了。”
“當時主要想的是能長高,你可能不知道,7月份的時候,我連一米七都沒有。”
方年誠實的回答。
接著又說:“不過既然要上場,我也想試試能不能引爆全場,給高中生活留下些深刻的印記。”
關秋荷表示支援。
“……”
去上晚自習時,方年將買的球鞋帶上了。
反正就算放在學校,也不會丟。
之後的下午訓練,李安南、王成他們都表現得很積極,方年也跟著配合。
只不過,積極歸積極,李安南還是很有點糾結。
因為方年始終沒給他機會再談關於所謂‘不留遺憾’的事情。
憋得他有點蛋疼。
======
破碗。
PS:我果真是桃飽網VIP,當初說什麼收藏破兩萬,帖子500條,現在啪啪打臉,收藏差得那叫一個遠,不過加更還是要加的,畢竟各位讀者朋友隨便發幾條帖子就能湊夠500條。
PS1:成績確實不好,也不算太壞,不上不下的,這狀態就比李安南還蛋疼,要不是我喜歡,早就沒什麼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