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我劉辯三興漢室> 第203章 士大夫的大勝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03章 士大夫的大勝利? (2 / 3)

在局外人看來,當然就是兩人為了領“平尚書事”,連士人的操守都要了,置“祖宗之法”於無物,雖然祖宗之法早就不是金科玉律了。

“真要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那就去參加試舉啊,莫要覺得鄉吏位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陸議絲毫不慣著那些在私下裡惡意中傷陸康的人,在他看來,這些人根本不成氣候……就算在民間有些聲望,也只是虛名罷了。

“若是覺得以鄉吏入仕太慢,難展胸中抱負,就算當不了太學生也能去太學論經啊,才學越論越明!”

陸議說著,環顧四周,他的話不是沒有漏洞,但卻沒有一個人敢於上來同他辯駁的。

陸議稍加思索便明白,這是因為他的從祖父陸康至今還是司空,只是手中可以用來自行徵辟的名額少了,又不是沒了……一些人暗中中傷朱儁和陸康,心中指不定有多期盼著能夠被兩人徵辟呢!

想清楚了這一點後,陸議的頭又揚的高了點。

若是有人真敢上來同他論一論,即便觀點不同,他也會高看對方一眼,至於現在?

——一幫鼠輩!

與此同時,正在病中的董卓也得知了這一訊息,他在病榻之上拍著床榻對董旻說道:“只恨我這病來的不是時候,不然這罵名,我樂意背啊!”

朝局的變化顯然並沒有就此結束。

在光熹八年的十二月,自中平元年開始就再度出現在漢家政權之中,至今已經存在了十四年的大將軍之職,終於再度被撤銷了。

與之一同被撤銷的,還有驃騎將軍。

而何苗與董重則是擔任了天子新設立的散騎一職。

散騎和侍中類似,是天子近臣,但外戚本就與天子相近,士大夫只覺得高興,因為兩個外戚都失去了開府徵辟屬吏的權力。

這時候,一些理想主義計程車大夫們忽然發現,他們早年間所尋求的避免外戚與宦官干政,竟然在這種時候,以近乎水到渠成的方式完成了。

於是不知從哪一刻,也不知從誰開始,士大夫們開始了一場自漢和帝時代以降,外戚宦官你方唱罷我登場的局面消失後的集體狂歡。

整個雒陽都瀰漫著歡快的氛圍,結合著雒陽的夜市和越來越熱鬧的裡坊,平民百姓也趁著冬日農閒之際加入了進來,並朝著天下州郡擴散而去。

什麼?何苗還以散騎領平尚書事了?

那能一樣嗎?

同樣是領平尚書事,散騎憑什麼跟三公比啊!

而且,那可是何苗,一位當了這麼多年大將軍,從未有過跋扈之舉的何苗——人家可是賢臣!

至於其他的雜音,在如此大的勝利面前,早已無人問津了。

……

而這種氛圍,也傳到了皇宮之中。

蔡琰幾番欲言又止後,最後還是忍不住問道:“夫君,妾近年來觀夫君治政頗有感悟,此前夫君去開封縣時,更以妾代為治政……可如今之事,妾尚有不解。”

“光武之時,分內外兩朝,以內治外。至和帝時,雖有宦官外戚之患,然仍以內治外。但今妾觀夫君有意將尚書檯推至外朝,不知何故。”

劉辯笑著對蔡琰解釋道:“昔日內臣與外朝相對,今之尚書檯還未完全淪為外朝,而朕所等的制衡,也還未真正成長起來。”

士大夫就此一家獨大了嗎?

獨大是真,但一家是假。

或者說,士大夫的獨大一直都是現實,就算是外戚和宦官藉助皇權起勢,若要將權力外延,最終也必須用到士大夫。

但士大夫從來都不是一條心的。

就算是大明自嘉靖之後,皇帝和大臣之間的關係宛如仇人的時候,士大夫們也不是一條心的。

蔡琰一向聰慧,在劉辯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尋著劉辯的思路,很快就說道:“夫君所指的,莫非是試舉?”

“知我者,昭姬也。”

隨著太學策試和郡縣試舉的進行,科舉選材正在漸漸取代公舉徵辟。有師徒情誼的門生倒也罷了,舉主和被舉者的故吏關係的存在會越來越少,雖然科舉也會衍生出類似於“座師”這樣的存在,然只見有故吏為舉主守孝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