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前,嘮了把嗑的眾人各自拍拍屁股散去。
這一兩年來,各人走南闖北,對棠梨街上的飯店已經不再有興趣。
還不如回家對付一口。
就也沒誰想要一塊吃個飯。
再說下午的天氣更熱,也不太適合溜達。
回去的路上,方年跟陸薇語唸叨了句:“社交這行也可以開始做囉……”
陸薇語早聽方年說起過,並不意外:“看樣子方總這個暑假沒法休太久啊。”
“……”
陌陌內測的出現,是影響力俱樂部需要的時機。
雖然方年清楚,如無意外,沈尼爾的紅杉資本應該是投了陌陌的種子輪或者至多天使輪。
但這並不會對影響力俱樂部產生多大幹系。
也如陸薇語所說,方年回申城以後會忙碌一陣。
該掙的錢,那當然也是不能錯過的。
“……”
說了兩句‘遙遠’的公務,陸薇語話鋒一轉,道:“棠梨這邊優秀的年輕人我都比較熟啊;
像是李軍跟柳漾他們這些我不太熟悉的,就沒那麼優秀的樣子?”
聞言,方年稍加思索,道:“也不能太絕對,畢竟優秀這種詞本身不是很好定義,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嘛。”
然後,方年又補充了句:“背後不過多議論評價無利益關係的人吧。”
陸薇語點點頭,平靜道:“嗯,知道了。”
“……”
方年沒有往下說的意思。
怎麼說呢。
其實方年懂陸薇語的意思。
不能以道理來論,應該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事實上棠梨最近這些年能叫得上號的優秀年輕人,都是跟方年干係比較深的。
劉惜、林語淙、李安南就不說了。
鄒萱更是一手被方年送上北大的。
相比之下,干係比較遠的,就也確實是能明顯看出來分別。
李軍一開始不是很認同李安南那個貨跟著方年學得要死要活。
高中畢業後去莞城等地的電子廠工作了一年多。
終於開了竅去培訓機構學點手藝。
這半年來在培訓機構學了些技術,見得也多了。
話裡話外其實對上不上大學更加無所謂,乃至不屑一顧。
方年上輩子有過同樣的經歷。
覺得上大學要花四年那麼久,等畢業黃花菜都涼了。
學了一年半載的技術去找工作,也確實一下子就拿到了三五千的月薪。
然後……
想要稍微往上爬一爬,就得搞個繼續教育的大專啊本科學歷,才好混。
再回頭一看,曾經那為數不多去上二本以上院校的同學,發現人家一出來就不愁這個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