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77.山地步兵 (1 / 3)

明末是張獻忠先進的天漢,後面左良玉才來。

張獻忠還能把明軍的衛所給左良玉留著?

八成是衛所那些人,趕在張獻忠來之前就先跑了,當了逃兵。

路線可能是沿著漢江順流而下,跑到武昌,又被左良玉裹挾進了軍營。

再後來,左良玉造反確實死了,部隊確實歸了他兒子左夢庚,也確實降了清,不過那時候左夢庚八十萬大軍就剩了二十萬,其他的早跑了。

所以衛所那些人,八成又跑了一回。

為老輩掩蓋嘛,可以理解。

不過衛所本身可能是真的,因為駱一航找到了桄桄爺教的刀法。

還是特別有名的刀法。

駱一航之前自己找功夫練的時候,自學的是俞大猷的《劍經》裡的棍術,當時覺著棍子簡單嘛。

但是在找的過程中,也看過《紀效新書》,不過只掃了一眼。

就在昨天晚上搜衛所資訊的時候,駱一航發現了一條記載,戚繼光在萬曆十一年(1583年)被南調廣東時,曾對《紀效新書》進行過覆校,並在軍幕中刻印,廣為傳播。

各地衛所多有分發。

駱一航再撿起《紀效新書》一看,桄桄爺教的雙手刀,不就是裡面的長刀法麼,也就是戚家刀法。

還有沒有學到的團牌腰刀,《紀效新書》裡也有。

棍法不是,硬矛招法也不是。

但是駱一航還找到了介紹明朝投槍的,分水上和陸上兩類,水軍標槍自然是在船上用的。

船上用的前粗後細,鐵頭重大,重心在前,據說這樣投得遠而準,而且有力。

陸上的前細後粗,重心在後,快而隱,多山林中使用。

山林地形複雜、視線受限,投槍比弓弩好用。

多作為伏擊武器,或者需要快速投擲退敵時候使用。

不過步戰使用必與團牌相配。

這又對上了。

描述的跟桄桄爺家裡的一模一樣。

所以,桄桄爺教給駱一航的是一整套明朝後期山地步兵的戰法。

——

第二天,駱一航興沖沖跑去找桄桄爺。

見面第一句。

“桄桄爺,你騙人!”

一嗓子給桄桄爺說蒙了,“我怎麼就騙人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