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1. 三萬二 (1 / 3)

駱一航在辦公室裡掃了一圈,收回目光。

村長奶奶那邊也找到了資料,招呼駱一航兩父子過去看。

“那片地是原先三旺家的,有十六畝, 12年的時候,三旺兩口子戶口遷走,就把地退回村裡了,現在屬於村集體。”

“三旺家的去哪兒了?”駱誠好奇問道。

“三旺家娃有本事,在帝都邊上,叫啥清的地方買了兩套房,一套寫了三旺的名,兩口子算買房落戶,拿城裡醫保咯。”

“這美滴。”

“可不嘞,享福著呢,咱平安溝的娃都孝順……”

村長奶奶和駱誠順著話頭聊起來了。

駱一航沒插嘴,只想著是村裡的地,那就好說了。

等了一會兒,聽著村長奶奶的話頭都飄到誰誰誰家生了二小子,長的跟他爹一點不像之類之類。

駱一航趕緊插話打住:“盧奶奶,現在村裡包地多少錢啊?”

“航娃子你要包啊?三旺家那塊?”村長奶奶咳嗽一聲,打住八卦之心,樂呵呵問道。

“是有這個想法。”

“好著嘞,奶給你看看。”

說著,村長奶奶又從檔案櫃裡找出個資料夾,翻了翻,從裡面抽出張表格。

“這兒嘞。咱村臺子上的地屬於一般農田,今年鎮上給的指導價是 500一畝,村裡可以下浮 20%,就是 400一畝,承包期 30年,每五年一付。”

所謂的指導價,就是土地流轉指導價(即基準價,地方政府根據土地性質、設施、面積、產出等等做出測算規定的價格。

這個指導價不是強制的。

承包價格和年限由土地流轉雙方商定,但是過低的話,上面要查。

設定這個指導價,就是怕以權謀個私,一塊錢一畝,兩塊錢一畝的造成集體資產流失。

村集體允許下浮 20%,其實也不是規定,就是個約定俗成。

上浮則沒限制。

平安溝這邊地太多,沒人包,自然是向下浮動。

400一畝,十六畝就是 6400,一次交五年,就是三萬二。

“現在包地真貴哦。”駱誠感嘆道。

“唉,可不是麼,一年比一年貴。”村長奶奶嘆了口氣。

然後她自己也抱怨道:“本來就包不出去,現在越貴越沒人包。人家農業公司寧可在下面包 800的,也不包咱這 400的。”

那不當然的麼。

駱一航心說了,山上啥設施都沒有,包下來還要先開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