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評價> 112章 情人節篇——正統羅馬人不過情人節,過盧佩卡爾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2章 情人節篇——正統羅馬人不過情人節,過盧佩卡爾節 (2 / 2)

“我們還準備組織一次淨化儀式。”脫歡說:“那之後,安全起見,就不準備再舉行大型活動了。”

“淨化儀式?那是什麼?”一直沉默的娜菲莎忍不住問。

“就是字面意思。”脫歡解釋道:“我朝立國以來,一直厲行改革,以恢復古制,重現羅馬榮光。這儀式,就是其中之一。”

“古時候,每年二月中,羅馬人就會舉行典禮,祭祀牧神盧佩耳枯斯,祈禱人畜興旺,為春天的到來做準備。典禮舉辦的地方,在七丘之上,一座叫盧佩卡爾的洞穴。據說,當年神祖羅慕路斯和弟弟,就在這裡被母狼收養長大的。所以,這節日也叫盧佩卡爾節。”

“祭祀時,會宰殺兩頭山羊作為貢品。之後,祭司會把山羊皮剝下來,切成皮條,交給兩名年輕人。他們會在城裡跑一圈,抽打所有看到的人。被抽中的人,就意味著得到了淨化,因此很多人都會搶著去挨一下。這種皮條,被稱為‘februa’,意思就是滌罪的工具。二月份的拉丁文名字,也是由這個名詞而來的。”

“為什麼你們還要復興異教的節日啊?教會不反對麼?”娜菲莎好奇起來。

“節日本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只不過人們虛構了一個神靈出來。”郭康解釋道:“你看名字就知道了——盧佩耳枯斯這個詞,明顯就是盧佩卡爾的衍生;而盧佩卡爾,就是拉丁語的狼演化而來的。這個山洞,就是狼穴的意思;而民間傳說裡,牧神盧佩耳枯斯也確實就是狼。”

“我們只是反對胡亂祭神,但紀念餵養了神祖的狼,是沒有問題的,反而是個很好的傳統,能讓大家記得我們文明的歷史,免得和蠻族一樣,都不知道祖宗是誰了。”

“早年的教會,對這些問題也過於敏感。和其他迎接春季、祈禱豐收的節日一樣,盧佩卡爾節也很快成了男女約會的節日,而官方對此也是鼓勵態度。等到羅馬信奉了拜上帝教之後,這些習俗,自然也被保留、吸收,延續了下來。”

“不過那時候的教會,一直在想方設法和羅馬傳統切割,把古典文化替換成教會自己的東西,以實現文化的現代化。在這個過程中,教會經常反應過度,搞一些沒必要的操作,甚至為了普世性,讓羅馬的一些好傳統也消失了。”他聳聳肩,直言道。

“這個‘現代化’是什麼意思?”娜菲莎沒聽懂,連忙追問。

“是我們這邊的宗教術語。”郭康回答:“這個詞也來自拉丁語,指羅馬改信十字教之後的時代,專門和信奉異教的古典時代作區分的。”

“很多神學家認為,世界就像《但以理書》預言的那樣,有四個帝國,分別是巴比倫、波斯、馬其頓和羅馬。十字教在最後一個帝國期間產生,而在最後一個帝國也結束之後,天兄就會重新降臨。”

“所以,現代這個詞,也比較有存在感——因為它代表帝國時代,乃至整個人類歷史的最後階段。因為在進入現代之後,就沒有下一個時代了,因為末日審判即將開始,而歷史也會隨之終結。”

“歐洲的神學家和史學家們,一直在反覆論述這些事情。他們的研究,也總是以此為基礎展開。”郭康攤攤手:“當然,目前看來,這些人從來沒有研究對過。他們的每次末日預言,最後也總是會不了了之。”

“在我們拜上帝教教會看來,這都是歷史知識匱乏,視野狹小導致的。所以,不管這些蠻族學者怎麼研究,不管對現代是鼓吹還是批駁,都只是不斷重複唸經,得不出什麼有價值的結論。這幾百年來,就一直如此復讀,沒搞出過什麼新鮮東西——大概未來也會繼續復讀下去吧。”

“但凡和我們一樣,瞭解塞里斯歷史,都不會信這些奇怪設定。尹大牧首當年對此進行了很多批駁,你有興趣可以自己看看,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我大概明白了。”雖然郭康想要趁機推書,但娜菲莎看起來已經聽懂了:“你們是在試圖復古,反對這些東西吧。”

“是的,就像我剛才所說,有些事情做的毫無必要。”郭康說:“盧佩卡爾節的背景故事,就被改成了紀念一個叫瓦倫丁的聖徒。這個節日,就成了後來的聖瓦倫丁日,也就是如今所說的情人節。考慮到日期和習俗,都並沒有明顯變化,這個故事可能是教會強行攀附上去的。”

“但他們這麼一改,這節日就和羅馬毫無關係了。蠻族在過節的時候,也就根本不會想到與之相關的羅馬文化,只會認為這是教會的習俗。”

“這個問題,如果說得更深,就比較嚴肅了——你覺得,是羅馬重要,還是我們信仰的宗教重要?”

“呃……”娜菲莎直接無法回答了。

“你是這邊的本地人,剛剛接觸我們還沒多久,我不會強迫你回答的。”郭康說:“不過,對於我們拜上帝教教會,這個答案很明顯——羅馬更重要。”

“失去了教會,只要羅馬還在,就會有人繼續探索真理,重建教會組織,甚至可能比我們做得更好。但如果羅馬不在了,教會還有什麼意義?和公教教會一樣,向所有打過來的蠻族國王遞交投降書,成為他們手裡的玩偶麼?”

“我們的教會,是羅馬的教會;我們教會提倡的普世性,也是羅馬的普世性。”郭康強調道:

“神學家們整日爭吵,吵了幾百年,吵出來成百上千個教派和分支,誰才是真正的普世?我覺得都不是。因為只看嘴上功夫的話,那大家所有人,都能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了,哪怕他們的說法是互相矛盾的——這還能叫普世麼?”

“相反,我們教會參與興復羅馬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這些教條,才是真正的普世信仰。如果它們不對,那天父也不會讓我們成功。建立這個普世帝國的行動,本身就是我們給普世信仰證道的過程。”

“所以,我才敢說,我們的羅馬,才是這個信仰世界的代表。基於羅馬的普世性,才是真正的普世性。沒有羅馬的存在,普世宗教也就失去意義了。”

“好了好了。”旁邊的脫歡及時打斷了他:“我這安達,只要說起這些宗教問題,嘴就停不下來。不用管他,先去忙自己的吧。”

話雖然這麼說,那幾人都陷入了思索狀態,看起來郭康這番話,對她們衝擊還挺大的。脫歡只好又催促了一番,派人把她們送走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