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小人聰明得很,表面功夫讓人找不出任何漏洞,韋待價接了詔令,找他要人要物資時,武承嗣給得那麼一個痛快,大灌迷湯道:“吾與韋大將軍,兄弟也!有我做你後援,韋老叔你就放心好了!”
韋待價大讚武承嗣果真是個好賢侄!
賢侄?當面笑嘻嘻,背後給一刀!
武承嗣正在盤算著陰人茅招的時候,宮裡來人,詔他進大內理事。
到得乾元殿,見到陣容鼎盛,有中書令裴炎、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待舉、岑長倩、郭正一、魏玄同,這些人可是朝堂上的中堅人物,齊聚一堂,必有要緊事。
再有一人,大將軍韋晞。
見著他,武承嗣心中一陣膩味,表面上與韋晞點點頭。
武后升殿,諸臣參拜。
然後內侍給大臣們分發奏摺抄件,正是《請成立兵部軍情司疏》和《軍中設立政務司馬、參謀司馬疏》,上奏人都是韋晞。
此乃密奏!
大臣奏摺一般要走流程,逐級上報,但有些奏摺,大臣如果認為重要不想讓人知曉,也可以密奏,可以密奏的大臣目前是寥寥無幾,韋晞是其中之一。
大家仔細看去,心中泛起了陣陣波濤。
軍情司乃軍事情報司,主要獲取境內外軍事情報,目前設北方局,主要對北方諸族獲取軍事情報、西方局,主要對大唐西部獲取軍事情報、國內局,則針對國內軍隊,包括訓練、技術裝備、通訊、人事、檔案機構,第一步先是建立情報網,主要從事情報蒐集,第二步則開始行動,進行顛覆、暗殺、綁架、策反、心理戰等特種作戰任務。
軍情局組織上歸入兵部,畢竟所得情報主要供軍隊使用,但是其重要性,直屬皇宮管轄。
政務司馬則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包括軍隊教育、軍隊監察、行使軍法等等。
參謀司馬,主掌軍隊作戰參謀、軍事情報等等。
“你說!”武后手指韋晞道。
“軍情司是盤子大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如果大家都是千把人打仗,沒必要那麼麻煩,但上萬人、十數萬人、幾十萬人打仗,那就必須情報準確,比方說敵人的糧草有多少、放在哪裡,敵方將領是什麼樣的情況,敵方整個民族、國家的軍隊裝備、人員構成等等,都需要情報。
最簡單的情報就是此仗敵人出兵有多少,我方應該出動多少部隊,例如敵人只有五千,我們上萬就行了,沒必要來五萬,從而減少成本,打仗是要講究成本的。
再有,出兵打仗,敵方將領的品性如何,有沒有可能收買、威嚇、籠絡等等,決定了我軍的順利與否,臣打吐蕃時,長信侯長巴約就是最好的例子,我深知道他一諾千金,投我大唐,堅定不移,是以我帶上百騎與他商議都不在話下。
我每回備戰,首重情報,沒有情報,寧願不打,在打吐蕃之前,關係沒有徹底破裂時,我軍的情報員已經到過了邏些,沿途關卡、道路、補給、部族一一記錄,有這些情報打底,吐蕃先敗了三分!
以上是軍事情報的一些方面,內容較多,有空大家繼續瞭解。
從事情報工作者,謂之為特種業務,稱為‘特務’!(至此,特務名詞確定,掌印的稱為特務頭子,殺人業務被韋晞說成了“乾溼活的”)
軍情司重要,放在臣屬手裡,誰都不放心,是以臣提議由宮中直接掌管!”(知情識趣,這話題我喜歡。。。武則天為韋晞點贊,而裴炎等人聯想豐富,想到了恐怖統治則認為韋晞過了)
“政務司馬實際上是‘監軍’的弱化版!”韋晞語出驚人地道。
“軍國大事,軍隊是暴力機構,國之重器,帶有強烈的危險!”
“為保障軍隊的正確使用,監軍必須有,但有的話又會造成軍隊的混亂!”
“比方說,一個監軍,代表朝廷,到了軍隊中指手劃腳,主將聽還是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