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意回頭看去,見是有個僕人打扮的男子正在發狂,而瑞王府的侍衛來的很快,那男子沒能狂多久,就被人按在地上。
大喜的日子出這種事,衛長殷的臉不免黑了下去,緩步走來,問道:“抬起頭來,讓我看看你是誰。”
侍衛拉著他的頭髮,有奴才便舉了風燈湊上去,入眼的是一張歷經風霜、眼窩深陷的面龐,顯然這男人並不是瑞王府的奴僕,而是一個為溫飽奔波的苦命人。
衛長殷莫名問道:“我並不認識你,你是怎麼混進來的?在這裡鬧事,不要命了麼?”
都以為這人要與衛長殷過不去,誰知道他把頭磕在地上,大聲道:“這位,一定就是瑞王殿下了吧?殿下,求您給小人做主,小人的娘子女兒死的冤啊!”
衛長殷怔了怔,“什麼?你有冤情,應該去敲衙門口的堂鼓,在我這裡鬧,算怎麼回事?”
那人帶著幾分哭腔,拳頭砸在地上,嘶喊道:“不是小人不去敲堂鼓,實在是那人位高權重,即便是敲堂鼓,也是有冤沒處訴,求瑞往殿下可憐小人,讓小人鳴冤!”
衛長殷正在猶豫,衛長淵已經很不耐煩,皺了皺眉,“今天這樣的好日子,哪裡來的刁民也敢放肆。六皇弟真是好脾氣,這要是擱齊王府,早就打了出去。”頓了頓,他補了句,“不,這樣的人,根本就進不了齊王府。”
“齊王府守衛森嚴,自然是要比我這裡好多了。”衛長殷淡淡地應了聲,又低下頭去問:“有什麼冤情,這就說了吧,這裡有這麼多人,若真是潑天的冤案,也可上達天聽。”
衛長淵忍不住打斷,“六皇弟,你太縱容了吧,一個不知道什麼身份的下人,打亂了你的大婚,損了你的顏面,恐怕六弟妹都會不高興,照我說直接打出去完事,不然世人還以為瑞王府是個什麼地方,隨意都能進出。”
“我瞧著他就是個百姓,不是‘下人’。”衛長殷笑了笑,“至於瑞王府是個什麼地方,旁人說了不算,我說了算,我妻子說了算,她是最柔善的人,怎會壓下到眼門前的冤案,二皇兄放心。”
然後他示意旁邊的侍衛先把那人放開,溫和地道:“有什麼想說的,就說吧。”
那人感激涕零,又重重磕了頭,才道:“小人名叫張賴八,是京城北面一個小莊子裡的裁衣匠。”
“果然不是王府中人,怪不得瞧這眼生。”衛長殷點點頭,“你繼續。”
張賴八的聲音很大,似乎滿腹的痛苦,就在此刻宣洩,“我們張家世代都是裁衣匠,小人娶的媳婦兒,生的女兒,都學得了小人的手藝,一家子賺來的錢,夠吃夠花。本來一切都很好,萬萬沒想到,去年剛入冬,小人一家子被官府的人帶走做棉衣……”
說到這裡,大家已經明白過來他要講什麼事,紛紛有意無意地把目光拋到衛長淵身上,衛長淵冷笑一聲,道:“張賴八,該說的話可以說,不該說的話,你最好咽在肚子裡。”
這樣明顯的威脅,也只有衛長淵這樣得皇帝寵愛的兒子敢在大庭廣眾下說出來,然而張賴八竟豁出命一般,鼓著一口氣,大聲道:“到現在這個地步,還有什麼該說不該說的嗎?小人一家子被帶走後,被分在不同的地方日夜趕工,小人的媳婦兒因體力不支被人毆打逼迫,小人的女兒是看她娘實在撐不住了,與管事的起了衝突,最後倆人抱在一起,活活被那些殺千刀的打死了……”
膽小的女眷們都發出了陣陣驚歎,有些忍不住就說:“這實在是太過殘忍了吧……”
衛長淵上前一步,大手一揮,“縫製棉衣是為了守衛邊關的將士們,所有人皆是自願,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這麼一個人,汙我的名聲!把人帶下去,嚴刑拷打,務必要問出是誰在背後指使!”
眼下在場的,除了各位皇子和家眷,還有許多官宦人家,衛長淵這樣當著主人的面發號施令,衛長殷的面子也有些掛不住。
眼見著齊王府的隨從上前了兩步,衛長殷也上前,擋在所有人面前,看向衛長淵的目光,有些淡漠,“二皇兄,這裡到底是我家。”
衛長淵怔了怔,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想和我過不去?”
衛長殷卻說:“清者自清,二皇兄既然覺得這張賴八是在汙你名聲,聽他講講又何妨,何況這裡這麼多人,這麼多雙眼睛都看著,你多少要避避嫌,真要把人給帶走,也不該由齊王府來。”他轉而看向張賴八,“你且說說,你講的這些,有沒有什麼證據。”
“有,當然有。”張賴八道,“不止小人這一家,還有不少人因為做棉衣家破人亡,就算小人是說謊,也不可能拉著那麼多人和小人一起說謊。小人拼了這條性命也要告,告齊王草菅人命!”
衛長殷皺著眉,“既然有許多人證,這裡也有大把人做見證,此事必要查清楚,不能讓二皇兄身上,白白被潑了這樣的髒水。”
衛長淵盯著衛長殷,不知道這個從來不會冒頭的弟弟,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想要狠下心來直接把人帶走,卻終究要臉面,不願意鬧得太難看。
就這樣遲疑的一瞬間,衛長殷已經吩咐下去,“事情已經鬧大,找兩個人給父皇和貴妃娘娘帶個信兒,看看這張賴八應該如何處置。”
衛長淵想攔,轉念一想估計攔也攔不住,便負手站在一旁,總之有瑛貴妃在,絕不會讓他出事。
然而不必衛長殷著人帶話,宮裡面皇帝第一時間就從自己佈置的人手那兒得知了這麼一回事,煜王府的人走了一半路程,就碰見趕著過來的劉公公和他身後的侍衛。恭恭敬敬地把人接到王府後,劉公公行了個禮,直接問究竟出了什麼事。
衛長殷乾淨利落地把張賴八的控訴複述了一遍,劉公公低眉順眼地道:“奴才明白了,皇上的意思是,在瑞王殿下婚宴上鬧事的人,可交給奴才帶回宮去審問,為著您和瑞王妃的體面,這樣的混賬東西,罰是肯定要罰的,但是不論他為什麼鬧,都要弄明白,給百姓們一個交代。”
衛長殷頷首,十分客氣地道:“我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公公來得正是時候,請立刻把人給帶走吧。”
劉公公笑著道:“殿下今日大婚,卻出了這樣的事情,皇上的意思是,殿下委屈,瑞王妃也委屈,等來日進宮拜見,皇上會有所賞賜慰撫。”
衛長殷趕緊躬身拱手,“請公公帶話給父皇知曉:兒臣並沒有任何委屈,王妃也絕不敢有,兒臣開牙建府,擺宴娶妻,都是受父皇恩澤,兒臣在此遙謝父皇隆恩。”
劉公公點點頭,溫和道:“瑞王殿下是最知禮的,奴才這就回了。”他抬抬手,“把人綁上,帶走。”
然後他又衝在場的皇子們行了禮,轉身便離了。
之後的饗宴,大家的興致都寥寥,尤其是衛長淵心急火燎,早早地離了席。
他想問問瑛貴妃事態究竟嚴不嚴重,然而宮門前的人嚴防死守,愣是說已經落鎖了,不得有人進出傳遞。
衛長淵心中惶然,從前宮門即便落了鎖,那些人也要趕著幫長福宮的忙,眼下自己尚且未失寵,侍衛太監們還不至於立刻就拜高踩低,估計是皇帝下了嚴令,就是為了防他與瑛貴妃裡應外合。
衛長珩陪著他跑了這一趟,此刻只能安慰道:“您到底是父皇最寵愛的兒子,何況還有四皇兄在一旁幫忙說話,那個什麼張賴八,還有他的妻女,不過幾條賤命,死了就死了,到底邊關的將士感念皇上感念您,父皇不會真的計較。”
衛長淵狠狠道:“刁民,真是刁民,竟敢有這樣的膽子!瑞王府也是不中用,也不看看什麼日子,就把人給放進來了!”
衛長珩道:“六皇兄可能確實有疏漏的地方,但他一貫不摻和別人的事,雖說先前受了皇后的恩惠,然而越是他這樣讀書讀傻了的,就越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趕著捧三皇兄和咱們作對,我想,這事兒多半和六皇兄無關,恐怕那張賴八還是受恭王府的唆使,才會忽然發難。”
“恭王府。”衛長淵眯了眯眼,“可是這一次,恭王府的那兩個,連聲都沒出,當真是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
衛長珩也覺得棘手,但這會兒真沒有什麼好辦法,勉力想了想,道:“不如讓四皇兄幫忙吧,這些事他一點沒參與,在父皇面前還有幾分面子。到時候也不說您沒錯,就說確實有錯,但兄弟倆同擔著,且是為了戍守的兵卒才會如此,出發點本是好的,又有手足情深,父皇想必能揭過就揭過了。”
衛長淵沉吟半刻,忽然道:“去煜王府。”
這一夜,註定了好些人不得好眠。
第二日,皇帝乾明宮議事後,特地把幾個已經參與議事的兒子們都叫到身邊來,直截了當地問:“長淵,張賴八的事,你還有什麼要分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