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嘻哈哈,高高興興,全村一起動手,準備黃家堰保留專案壩壩宴。
之後這一段,能把觀眾們饞死。
川省的壩壩宴啊,最高標準九大碗。
最新鮮的蔬菜,最新鮮的魚和豬,農家大柴火灶。
多放蔥薑蒜,大把大把撒辣子喲~~
哎呦喂,農村大席看著就香。
而等酒席都擺好,黃家堰男女老少全就坐,村書記舉起酒杯。
在壩壩宴開席之前。
畫面漸漸淡去……
螢幕上出現了一張照片,是一張笑臉,黃二喜領錢時候的笑臉。
接著,第二張笑臉,第三張笑臉……黃家堰八十九戶村民,整整八十九張笑臉。
共同組成了一個豐收的豐字。
而在豐字的下方,出現了字幕。
黃家堰村及周邊十餘個村莊,糖墩墩紅薯試驗種植面積四千一百畝。
雲貴川渝四地,類似試驗種植區域共有十一個,涉及村莊一百三十二個,總面積超過三萬畝。
所有參與試種村莊、合作社,全部與酥山食品公司簽訂訂單種植合同。
酥山食品公司將為村民們支付超過2.64億元……影片至此結束。
觀眾們心懷感動,嘴角上揚,熱淚忍不住從嘴角流下。
熱情的發表評論——【憑啥不讓看了,我缺這點流量嗎!!!】
——
隨後。
各路媒體和自媒體跟上。
短影片、軟文發遍全網各個平臺。
角度還各有不同。
《甜頭帶來甜頭,糖墩墩紅薯讓村民錢包鼓起來!》
這是說發錢的。
《鄉村喜事,村民收入喜人,生活更美好!》
這是赤裸裸說錢的。
《震驚,一個小紅薯如何讓整個村莊笑逐顏開?》
震驚體也來湊熱鬧。
以及,央視農業新媒體號也來“蹭熱度”,專門講了什麼叫訂單農業。
講解了訂單農業,就是企業在農戶種植之前就簽訂合同,訂好價格和標準,收穫之後按照約定付錢。
是一種以市場為導向,透過合作、協議等契約為紐帶,有機連結農業產業鏈兩端和不同經營主體的模式,它避免了農業生產的盲目性、隨意性,推動農戶調整生產結構和分享農業產業鏈拓展和市場擴大成果。
而試驗種植品種,因為具有風險性高的特點,一般會採取溢價合同,以保證種植戶的積極性……
這下子可算是解釋了為什麼種糖墩墩紅薯那麼賺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