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七年。
剛到春季,曹操把各州郡的精銳,都抽調於兗州境內。同時與劉備、孫權達成了同盟協議。最令人吃驚的是曹操把漢獻帝讓給了劉備。
劉備親自到許昌,迎接漢獻帝回cheng都。
之後在cheng都進行了盛大的儀式,宣佈尊奉漢獻帝。
這件事情震驚天下。
自董卓亂政後,漢獻帝就受到諸侯軍控制,從洛陽到長安,再到許昌,沒有個一刻的自由,所謂的皇帝身份,也不過是諸侯們的笑柄,在他們眼裡,根本不值一提。當年漢獻帝逃出李傕、郭巳的魔掌,急招天下諸侯去護駕,除了一個居心不良的曹操前去,沒有一個聽漢獻帝的。可見漢獻帝從那時起,就已經喪失了皇威。
現在劉備站出來,主動將權利交給漢獻帝。
且不論是真是假,益州軍權是否會到漢獻帝手裡,就劉備公然向天下宣佈這個訊息,就已經贏得了人心。
原本不服劉備的益州世家,也因為這個訊息,真正臣服了。
忠於漢室計程車子、百姓,都對劉備感激涕零。
但凡有本事的,都會選擇投靠劉備、投靠漢獻帝。
與劉備一起平定天下,因為這是效忠漢室唯一的途徑。
所以。
劉備這樣做並不魯莽,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對他來說,上有天子,益州軍就是王軍,佔據大義,他更可以大大方方的告訴所有人,他是在為漢室盡忠。
為了壯大聲勢,也為了取信天下。
劉備上奏漢獻帝劉協,封五虎上將。
漢獻帝當然沒有異議,按照劉備的建議,封賞了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將他們列為五虎,還另外給予護國將軍的稱號。
晉封劉備為大將軍,總攬天下兵權。
封諸葛亮為丞相,併兼任軍師,協助劉備掌權。
..........
而在這一系列的事情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原本在益州南中地區自立的孟獲,受到其兄長的勸說,突然宣佈歸順漢獻帝。還獻上大量的貢品,請漢獻帝派人去接管南中。
這訊息對劉備來說,真是天降之喜。
他一直擔心南中孟獲造反,致使他腹背受敵,可是漢獻帝一來,打著皇帝的旗號,又封了五虎上將,竟然震攝主了孟獲,致使主動歸降。
這意味著劉備以後出征,再無後顧之憂,益州軍也得到了壯大,便的更加強勁。
冀州。
袁熙得到了從中原傳來的訊息。
做出了延緩攻打曹操的決定。
原因有三。
一是曹操將荊州地區的主力,撤往中原,使得中原區域實力大增,不利於河北軍奪取。
二是劉備迎奉漢獻帝,成為朝廷的大將軍,又收降了南蠻兵,是實力最強的時候。劉備與曹操聯盟,也肯定會同仇敵慨。一旦攻打曹操,劉備不會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