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37章 高靈相求 (1 / 2)

一旁的文丑小聲道:“主公,您剛才說到廢除三公九卿制。”

“哦對...。”袁熙繼續道:“廢除三公九卿制,改為三省六部制。何為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他們的作用是做出決策、釋出命令...。”

“六部分別為吏部,掌管各地官員的升遷、任用、選拔。戶部掌管天下錢糧賬冊。禮部管禮儀。兵部管地方軍。刑部律法、工部...。”

“六部之下,還有二十四司,分工明確。”

“有了這些部門,天下所有的事情,都集中起來了,我們坐在鄴城,就能知曉天下事,也很方便管理。我已經經過多次推敲,這套官員體制,遠比三公九卿制好,我已經命人印刷了多份,你們大家都看看。”袁熙讓文丑把準備好的文案都散發下去,每人一本。

“我剛才說的不是很詳細,但大致意思到了,你們細看之後,再與我討論。”袁熙說的口乾舌燥,坐下飲茶。

大臣們捧著文案,仔仔細細的翻看。

許久後...

沮授出列道:“回稟主公,這套制度極好,可以使用。只是...有一點點瑕疵。如果把這瑕疵改了,會更好。”

“說來聽聽。”

“是。”

沮授道:“主公在文案中介紹,尚書省是最高決策機構,總領一切事,卻沒有釋出命令的權利,他們只能將決定的事情,寫成奏摺,上呈中書省。中書省負責批閱奏摺,將要釋出的公文、檄文、以及下發的旨意,送到門下省。門下省同意了,才能釋出出去。如果不同意,可以駁回中書省和尚書省的決策,再議再決。這個制度非常好,可以極大限度減少失誤。只是...太繁瑣了。主公試想,若是在打仗的時候,釋出一道命令,就得轉手好幾次,如押運糧草去前線,久久不能施行,怕是前方的將士都餓死了,命令還沒有釋出出去,這豈非自尋障礙?臣以為...大可省去這三個部門,全部集中到軍政處。便於釋出命令,也省去了傳來傳去的繁瑣。”

“臣複議。”

田豐站出來道。

其餘官員都不作聲。

郭圖一向喜歡自保,順著袁熙的心意說話,此時也不跟著瞎參合。

“你說的有些道理...。”袁熙不由重新思量。

隋唐時期的制度固然好,可也要符合實際。什麼是實際?三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幾乎每天都在打仗,需要釋出的命令,比任何時候都多。而三省制度,程式繁瑣,一個不甚,命令發不下去,所造成的後果,無可估量。

袁熙結合當下的情況,做出修改:“既然三省制度麻煩,就省去了吧。六部的奏摺,都送往軍政處,一切軍政、內政,都由軍政處決定。”

“沮先生。”

“臣在。”

袁熙坐下道:“六部的官員,大概需要百位左右,你列好名單,呈我閱覽。另外,你們軍政處,也要稍微變動一下,將那些閒著的、能力有限的,分配到底下的部門。因為在六部之下,還有二十四司。需要大量的官員管理。”

“臣遵命。”

官員制度的事情,就這樣決定了。

袁熙又拿起面前的文案:“接下來說第二件事。大家都知道,漢室雖然衰微,但並未滅亡,天子雖年幼,且徒有虛名,可他仍為天子,而我雖貴為冀州之主,下轄五六個州,已得半個天下,可為仍為下臣。既然為臣,就不能隨意的晉封官員。但若不晉封官員,又怎麼能管理天下,怎麼能打仗呢?因此我決定,進行假設性封賞...。”

這幾個字有些新鮮。

文武們竊竊私語的議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