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旬。科考已經接近尾聲。參與第一輪的考生有5800人,卻只有300人中選。
這比例差了十幾倍,比預想的還少。而且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這都要怪袁熙提出的刁專題目頌聖。
這兩個字有多重意思。一是頌揚古時候的聖人,並向他們學習。二是頌揚當今天子,因為天子也可被稱為聖。
還有一重意思,是頌揚自己忠誠的君主,就比如袁熙。一般學子們都下意識的認為,這題目是考驗他們對聖人的理解。
紛紛頌揚古代聖人,對他們大加讚揚,雖然是文采飛揚,寫的極好,卻被袁熙暫留了,不讓他們參與第二階段的考試,也不直接錄取。
還有一些學子猜測到了袁熙的用意,‘頌聖’二字,代表漢朝天子。可是他們又不敢稱頌,於是改成頌揚袁熙的功績。
選來選去,只有三百人中選。到了第二階段,考驗他們的人品。各種權利、金錢、美色的誘惑、陷阱,層出不窮。
在這一階段中,上當的學子佔絕大多數。唯有極少的七十餘人,勉強透過。
現在這七十餘人,正要下放到各地,進行實戰。沮授、田豐、郭圖聚到一起,向袁熙進諫:“主公,在第一階段時,您留下的那一批人,準備如何處置啊?”這話是田豐問的。
“你覺得呢?”
“臣等不明白主公的用意。”三人搖搖頭,心中疑惑。袁熙道:“頌聖二字,是有深意的,你們到現在還沒有理解嗎?”
“臣倒是理解了一些。”沮授道:“主公早晚要替代漢天子,成為天下之主。主公希望所有的大臣,都心向主公,忘記漢朝。那些頌揚天子的,都被主公剔除了,是不想他們帶壞了其他的官吏。可是臣等不明白,那些沒有頌揚漢天子的,為什麼也被剔除了?”袁熙說道:“他們沒有被剔除,只是留用。因為他們連題目的意思都沒搞清楚,不配為地方要員。但是...我看了他們的文章,寫的確實不錯,可以派他們去二十四司,當個小小的官吏。”
“我真正看重的,還是選拔出來的這七十多人。他們不但透過了重重考驗,還對漢朝沒有絲毫留戀,由他們治理地方,我很放心。”.........袁熙的一番話,在沮授、田豐、郭圖聽來,並沒有覺得不適應,反而很激動。
因為他們看出來,袁熙是有大志向的,將來一定是天子。從現在起就開始佈局,等到消滅了曹操、劉備,奪取天下也就順理成章了。
郭圖微微拱手:“主公做的很對。這批官員,可以著重培養。”
“安排進二十四司的人,大概都任職哪一級?主公心裡有數嗎?”沮授問。
“這是你們的事。著吏部看著給吧。”袁熙將案桌上的冊子拿起來,翻看了幾下:“這七十多人,立即下放到魏郡各縣,讓他們做半個月的縣令,視成績給官職。”
“是。”沮授接了過去。被選中的七十多人,都經過一層層篩選和考驗。
他們的老家在冀州和幽州,這是袁紹、袁熙起家的地方,沒有不良記錄,風評也極好。
最重要是沒有表現出對漢朝的留戀,是推翻漢朝,支援袁熙的一股力量。
吏部尚書沮授親自帶領他們去吏部,分配職務。在五天時間裡,替換調魏郡、以及平原郡大半的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