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日。
袁熙帶著楊朔去了馬訾水的上游,收降了駐守在那裡的一萬高句麗軍。
隨後。
高句麗國王高延憂派來使者,請求議和,答應給三萬石糧,彌補之前的過錯。
袁熙表示接受議和,歸還被俘虜的三萬餘高句麗士兵,及上將楊朔。但是不歸還兵器、戰甲、馬匹,這些都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七月中旬。
袁熙、蹋頓回到遼東郡治所襄平。
整整三萬石糧和足夠裝備五萬軍的兵器戰甲,還有一萬匹良馬,可謂收穫頗豐。
何茂、焦觸、崔琰,也相繼領軍歸來。
慶功宴上。
袁熙舉樽道:“咱們北伐才兩個月,就消滅了公孫度、擊退高句麗,鎮壓三韓,徹底接收了公孫度的地盤,全仗諸位盡心竭力,才能有此戰果。”
“待回薊縣後,我必重賞!”
“公子客氣了,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崔琰道。
“我們敬公子...。”
何茂、焦觸、蹋頓,都紛紛舉起了酒樽。
“請...。”
眾人一飲而盡。
想著平定遼東和朝鮮,都是他們的功勞,便是忍不住笑了起來。蹋頓一直敬重袁熙,能助袁熙消滅公孫度,也很是欣慰。
因為袁熙越強,他在烏桓中的地位就越穩固。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袁熙拿出一份地圖,掛在身後,說道:“待過幾日,我就會返回薊縣。在我走之前,要辦好幾件大事。首先是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必須施行郡縣制。再把我們手中的兵力,分別派往駐守。何茂將軍和崔琰先生,留在襄平執政。我會上報冀州,晉升何茂為奮武將軍,總攬各地兵馬。崔琰為主簿,兼任軍師。希望你們同心協力,守好遼東和朝鮮,給我一個穩定的後方。”
“多謝公子...。”
何茂和崔琰感激涕淋。
在袁熙沒有到幽州之前,他們在袁紹手底下連二流的文武都算不上。現在一躍成為戍邊的上將和軍師,地位僅次於袁熙。
一夜暴富的體驗,實在是酸爽。
袁熙壓了壓手,示意他們入座。然後用毛筆在地圖上勾畫了幾下,將地圖遞給崔琰,說道:“遼東半島,歸遼東郡管轄。朝鮮半島的北部,設朝鮮郡。南部設帶方郡。治理郡縣的官員,可暫時用原來的,我會在一年內,派可靠的官員前往替換。”
“遵命。”
崔琰小心翼翼的收起地圖。
袁熙坐下後說道:“將朝鮮分為兩個郡之後,我們在幽州的東北部,就多了五個郡,分別是中遼郡、遼東郡、樂浪郡、帶方郡、朝鮮郡。名義上還是受冀州轄制,但不必尊奉冀州來的命令。一切軍政、內政的公文,都送到幽州刺史府。沒有我的命令,一兵一卒不得調動。”
“諾...。”
何茂和崔琰應道。
袁熙的話似有些大逆不道,要脫離袁紹勢力的意思,但他們沒覺得不適應。因為袁譚和袁尚早就這樣做了,他們管轄的青州和幷州,除了向冀州要軍械、上貢戰馬、糧食外,不會讓冀州的官員隨意去插手。袁熙能打下公孫度的地盤,全憑自己的能力,自不受冀州管。
五日後。
袁熙忙完了所有的事,準備返回幽州。
臨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