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閻柔是一個奇葩。
年少時被鮮卑俘虜,獲得鮮卑的信任。
後來成了烏桓的俘虜,又獲得烏桓的信任。
漸漸的在北方闖出了名氣,直到劉虞死後,被丘力居重用,成了丘力居的心腹,與鮮卑一起替劉虞報仇,攻打公孫瓚。
現在是蹋頓的軍師,又深受蹋頓的信任。
總的來說,他是左右逢源啊。史上還和曹丕的關係很好,曹丕視他為兄弟,讓他統領幽州所有的兵馬,抗擊異族。
由此可見,閻柔不僅才智卓絕,還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六月初旬。
閻柔抵達漁陽。
袁熙得知後,非常高興,要設宴款待。
參加宴會的人有軍中的將領何茂、焦觸,參軍崔琰,漁陽令田疇。
宴會開始。
閻柔舉樽道:“昔年漢武帝逐匈奴於漠北,設護烏桓校尉,保邊境太平。一晃數百年,烏桓與大漢雖有摩擦,但抵禦匈奴的策略,從未改變過,有我烏桓在,匈奴不敢南顧。今公子率軍到此,是助烏桓抗擊匈奴的吧?在下代表蹋頓單于,先行謝過公子。”
“請!”
袁熙也不點破,舉樽相迎。
“如此說來,閻將軍到漁陽,是專門致謝的?”崔琰問道。
閻柔看了過來,一臉的敬意:“如果我沒有看錯,這位是崔琰先生吧?”
“正是。”
“失敬失敬...。”
閻柔連連作揖,說道:“匈奴屢犯疆界,日前鮮卑、烏桓已經結盟,前往抵禦匈奴了。公子在這時候領兵前來,一定是相助的,單于令我前來致謝。”
崔琰忍不住笑道:“真是奇怪。公子的戰書,已於十五日前送往遼西,莫非蹋頓單于沒有收到?還是閻柔將軍故意裝著糊塗?把我們當成傻子呢?”
“豈敢豈敢...。”
閻柔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朝崔琰拘了一禮。
他知道裝不下去了,必須把事情擺在明面上,好好的談一談,遂慢慢的轉過身,問道:“公子真要討伐烏桓嗎?”
“嗯。”
袁熙心不在焉的回了一聲,心裡想著:“閻柔是個不錯的將領,要想個辦法收了。日後駐守邊境,抵禦烏桓和鮮卑。還可以幫著收購戰馬。”
他攻打烏桓的目的,不是要趕盡殺絕。
而是在拿回遼西、玄菟兩郡後,仍然和烏桓保持友好的關係,收購草原部落的牛羊和馬匹。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必須是烏桓、鮮卑都信任的人。
袁熙思來想去,也只有閻柔了。
閻柔說道:“稟公子,烏桓和幽州唇齒相依。如果您消滅了烏桓,日後又有誰替您抗擊匈奴呢?在下不明白,令尊賜封蹋頓為單于,用意何在?”
“說的好。”
袁熙的心神被拉了回來,走過來道:“烏桓這些年,確實幫了我們不少忙。但是,也激起了民怨。邊境的百姓對你們治理地方,意見很大。我是不得已才出兵啊。如果你們能讓出遼西、玄菟兩郡,我願意和烏桓繼續保持友好的關係。”
閻柔抱拳道:“公子應該清楚烏桓的情況吧。我們的族人每到冬季,就會斷糧,需要遼西、玄菟兩郡作為支撐。您如果收回兩郡,不是逼我們上絕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