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說道:“巴邱一戰,使得蔡瑁、張允的水軍,損失慘重,一定會被曹操斥責。他們還有數萬水軍,又小心謹慎,不可能在短短數日間被擊敗,或許是有什麼別的事吧。”
諸葛亮雖然聰明,但也不是神,哪會猜到河北的動向。
前來報信的趙雲,謹慎的說道:“末將以為曹操詭詐,他很可能是假意撤退,實則引誘,我軍不可出擊,穩守臨湘,方為上策。”
“子龍說的是。”劉備應道:“從現在起,你務必守好城池,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許出城作戰。”
“諾。”
趙雲應了聲,卻又苦惱:“稟主公,其他將領都好說。唯有云長和翼德,他們要知道曹操敗退,還不立刻去追啊。”
“我會囑咐他們的。你去忙吧。”
“諾。”
趙雲返回城樓。
他的擔心很快應驗。
張飛得知曹操撤退,率領五千精銳追殺。關羽怕他有閃失,也率領本部兵馬,前往追趕。二人在北面十里,遭遇郭嘉的埋伏,傷亡過半,狼狽而回。
劉備氣的渾身哆嗦...
想曹軍兵臨城下,攻打半月有餘,才傷亡不到五千人,而關羽、張飛這樣一鬧,就損失了七千多精銳,實在可氣。
諸葛亮以軍師的身份行權,欲懲罰關張。
奈何劉備顧及兄弟情義,給擋下了。
此事不了了之,但是關羽、張飛的戰敗,令曹操又升起了信心。他在心裡想,劉備的兵力已經不支了,如果集中所有的兵力,猛攻臨湘,會不會取勝?
想到諸葛亮神機妙算,曾以千餘疑兵,滅了他左右先鋒七萬餘。
曹操還是打消了繼續攻打臨湘的念頭。
他按照原定的計劃,率領大軍徐徐退往巴邱。並傳令蔡瑁、張允,守住巴邱、烏林港,又派人去孫權的營中散佈訊息,說劉備在臨湘大敗,已經勢窮。
江東水軍進入內江,是想佔領巴邱和零陵,順便把江夏收復。
現在被蔡瑁、張允攔截住,短時間內很難取勝。而劉備軍,卻在臨湘大敗。最重要的是諸葛亮言而無信,沒有將零陵、巴邱,安全的交到他們手上。
聽聞曹操已率軍返回巴邱。
江東軍毫不猶豫的撤離。
這一日。
袁譚派人來求見曹操。
曹操在江陵府接見。
“下站何人?”曹操坐在上位,微眯著眼睛。
郭嘉、荀攸、程昱,也坐在一旁。
“從事辛評。”
站在曹操面前的儒生不卑不亢的行禮。
“來此何干?”
“請丞相出兵,與我主聯合抗袁。我主說了,願出五萬軍,相助丞相,反攻濮陽。”辛評說道。
曹操忽的睜眼:“此話當真?”
“在丞相面前,在下豈敢胡言?”辛評說道:“相信丞相已經接報,河北各州郡的兵力,都在朝魏郡集結。在下不否認,袁熙有可能攻打青州,但更有可能攻打許昌和徐州,畢竟濮陽已失,有高覽十萬大軍,丞相就不擔心嗎?”
曹操退出荊南後,確有反攻濮陽的心思。
只是擔心激起大戰,才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