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上旬的好萊塢沒什麼特別值得關注的大片,主要還是3月份的延續。
華納兄弟倒是推出了一部《諸神之戰》,走的還是奇幻動作路線,砸下了足足1.25億美元的成本。
相比較於同期的那些B類製作,票房走勢還算不錯,但網上的評價卻是好壞參半。
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根本沒有必要做成3D版本,因為故事本身並不夠吸引人,看上去只會令人更加勞累。
秉持著不能小瞧對手的心態,陳飛和斯皮爾伯格以及正在給《暮光之城5》做後期的伍迪·艾倫老爺子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
106分鐘結束後,三人對視一眼,都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
斯皮爾伯格直言不諱,“如果用好萊塢史詩片的標準來看《諸神之戰》,它簡直有太多不達標的地方!”
陳飛笑了笑,附和道:“中文片名《諸神之戰》,其實應該叫《人神之戰》或者《人怪之戰》才對。”
電影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行人邊走邊打,然後武器不斷升級,怪物挨個出現。
雖然中間不乏扣人心絃的情節,但和戰爭的波瀾壯闊並不沾邊。
影片角色很多,只不過大多隻能被稱作為“炮灰”。
唯有男主角珀爾修斯有一些內心戲,帶出“身份”與“成長”的主題。
只不過,一開始態度堅決的他,很快便和生父宙斯握手言和,結果“身份”重新模糊,“成長”也變得言不由衷。
而那吊足人胃口的遠古海怪,以及囂張到不可一世的冥王哈迪斯,在影片高潮部分竟分別被珀爾修斯“秒殺”,劇情實在是有些虎頭蛇尾,令人啼笑皆非。
“這部電影的3D效果實在是太差了,場景昏暗、立體感極差……”
伍迪·艾倫老爺子的臉色有些發白,他本來就有一點點暈3D,看完這部電影后更是差點吐出來。
陳飛聳了聳肩,給出了答案,“很顯然,這部電影採用的是2D技術拍攝,應該是由某家公司負責轉制,而且成本並不高,所以效果才會很差。”
三人很快便對這部電影失去了興趣,並不覺得它配當作自己的對手。
~
《飢餓遊戲》的後期已經全部結束了,娜塔莎再次去聯絡院線方,準備找一個合適的檔期。
距離《狩獵》開拍還有幾天時間,陳飛並沒有閒著,而是跑去了漫威那邊,去稽核了一遍《權利的遊戲》第二季和《斯巴達克斯:血與沙》的成片效果。
最後結果並沒有讓他失望,高投資不僅可以換來精良的畫面效果,也可以帶來更高的收益!
“這是《權利的遊戲》第三季和《斯巴達克斯:復仇》的劇本,找個合適的時間,把它們都給拍出來吧。”
成片稽核結束,陳飛再次拿出了兩份劇本,交給了艾薩克·珀爾馬特。
“Ok,我會聯絡演員和導演的。”
對於這兩份劇本,艾薩克·珀爾馬特並沒有太多意外,一部優秀的電視劇集,自然得源源不斷的推出續作才行。
從漫威娛樂這邊離開後,陳飛又來到了漫威影業。
《馴龍高手》的首映禮時間即將來臨,而這也意味著距離《鋼鐵俠2》上映的日子快要到了。
凱文·費奇對這部電影非常重視,畢竟前作足足斬獲了8億美元的票房,觀眾們對續作的期待值極高!
毫不誇張的講,漫威能夠重新翻身,靠的就是《鋼鐵俠》這個系列,因此必須得慎重才行。
“Fei,《復仇者聯盟》的籌備工作快要結束了,所有演員的合同都簽好了,目前只剩下攝影棚的搭建工作了,你準備什麼時候開機?”
“再等等吧,等《鋼鐵俠2》和《雷神》、《美國隊長》都成功上映後,我們再開始《復仇者聯盟》的拍攝計劃,這將會產生1+1+1>3的效果。”
“Ok,我明白了。”
凱文·費奇點了點頭,可心中卻有幾分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