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熱鬧是國人與生俱來的愛好。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陳飛攀爬的這根鋼柱四周就已經圍滿了人。
烏泱烏泱的人群中爆發出了十分嘈雜的喧鬧聲,有人在喊加油,也有人在喊危險,勸他趕緊下來……
經歷過之前十多次的挑戰後,陳飛早已經有了嫻熟的經驗。
對於這些縈繞在耳畔的聲音,他選擇性的進行了遮蔽,自顧自的向上攀爬著。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建築結構是多筒結構,主幹是三根直徑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
大柱間有六米高的橫樑連結,而在93米標高處則是由三根直徑七米的斜柱支撐著。
它的地基是由425根混凝土基柱深深插入地下12米深的位置,外加三根近百米高的斜撐進行穩固。
塔身上還有三個上千噸的鋼結構圓球,分別懸掛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
有不少人戲稱這種結構為“大珠小珠落玉盤。”
…
而此時,陳飛所處的位置正是其中一根斜撐鋼柱的正中心區域!
眼前出現了一個疑似是用作配重的圓球,大約半米高,通體光滑,沒有任何可攀附的握持點。
像個蛤蟆似的趴在圓球面前,陳飛抬起頭,眉頭微微皺著,思考該如何度過這第一道難關。
如果這是平地,他只需要雙手一撐,雙腳提起,直接就能夠跨越過去。
可眼下這根斜型鋼柱太過光滑,而且本身也沒有太多支撐點,根本不具備完成“跨越”這個動作的基礎條件。
“看來得挑戰一下危險動作了!”
陳飛眼中逐漸浮現出一絲瘋狂。
既然開了弓,那就再也沒有回頭箭了,原路返回是絕對不可能的!
“呼!”
緩緩的做了一個深呼吸,在底下圍觀群眾們好奇的注視下,陳飛突然將整個身體都貼到了鋼柱上。
他的頭高高仰著,眼神銳利,一眨不眨的盯著前方的圓球,同時不斷調整著手掌和腳掌的位置。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當尋找到合適支撐點的那一刻,他眼中的瘋狂愈發變得旺盛!
陡然間,他動了!
匍匐著的身體就宛若壓縮到極致的彈簧,隨著雙手與雙腳共同施加推力,整個人猛地彈起,竟直接朝著前方飛了出去!
半米高的圓球在這一刻竟顯得極其渺小,眨眼間便被拋在了身後。
“啪!!!”
隨著一聲悶響,陳飛已經來到了斜型鋼柱的上半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