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聽著諸葛亮在後面的喊聲,冷哼一聲,沒有理會。
倒是諸葛亮身後的趙雲有些不滿道:“諸葛先生,你何須指點敵人攻打我濡須港和皖口港?”
甘寧也疑惑地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笑道:“周郎將所有家業投在孫策頭上。”
“孫策卻明顯防著這周郎。”
“如今孫策已死,周郎哪怕和孫權和解,心裡必定不平。”
“此次孫權興十萬大軍聚集曲阿,誓復仇廣陵。”
“卻唯獨沒有叫上週郎。”
“你們想,如果你們是周郎,你們心裡怎麼想?”
“可能周郎之前還想著為了大業,忍辱負重。”
“我今日給他燒一把火,讓他心緒難平。”
“那麼,他勢必不會再參與到廣陵復仇之戰中。”
“相反,他會坐鎮柴桑,靜觀廣陵之戰。”
“因此,我們揚州可以設定強兵應對周瑜,做出一副即將要趁機強攻柴桑的打算。”
看向趙雲,諸葛亮道:“大戰必定在來年春分之後。”
“子龍將軍可以讓揚州官府將一些百姓集中在濡須港和皖口港一帶,做出一番陣仗。”
“主公雖然說休養生息,卻也沒有限制我們百姓的使用。”
“只要我們不延誤百姓生產,一切無礙。”
“同時,我們時刻注意廣陵那方面的動靜,建立烽火臺。”
“如果廣陵那邊真的無法守住,我們可以從濡須港短暫抽出精銳之兵,從後方夾擊孫權大軍,讓他們誤以為我們佈置在濡須港和皖口港的大軍來襲,逼迫他們後撤。”
“而柴桑這邊,鑑於我們之前聲勢浩大,就算我們一時撤兵,他們也不敢上前。”
“一來,我們有疑兵之嫌。”
“二來,周瑜也害怕中計,失去了柴桑。”
“一旦失去柴桑,而孫權大軍又復仇廣陵成功,那他周家辛苦在江東的投靠,就打了水漂。”
趙雲和甘寧聽諸葛亮這麼說,都面面相覷。
這麼彎彎繞繞,他們著實是想不出來。
不過,趙雲還是點頭道:“行吧,聽諸葛先生的。”
張遂去年回鄴城時就和他說過:諸葛亮雖然年輕,但是非常有智謀,子龍你儘管聽他的。
這大半年的相處,趙雲也確信了諸葛亮的才華。
此時雖然搞不懂諸葛亮的這番操作,但是,儘管執行,應該不會有大錯。
諸葛亮笑了笑,這才讓甘寧繼續帶著他和趙雲巡視皖口港沿岸一帶。
確認沒有大問題,甘寧才帶著諸葛亮和趙雲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