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騎衝鋒,勇不可當,伴隨著的,是南吳軍隊的一路潰敗。
離開了金陵地界的威遠將軍,就像是洪水決堤,帶領北唐各路軍隊,一路橫推,將那些別有心思、尤其是妄想配合金安的兵馬打得落花流水。
事實證明,到了這份田地,南吳的狀態好看了許多,但是前路依舊艱險,威遠將軍依舊擁有著毀滅他們的力量。
金陵丟失,北唐軍隊幾近瘋狂,所過之處,就像是秋風掃落葉,不少部隊都被他們打得全軍覆沒。
數座城池再次易主,回到了北唐人的手中。
而反觀金陵城內的金安,卻是毫無反應、悄無聲息,連同吳皇姬如海也是如此。
他們非常沉得住氣。
至於威遠將軍,雖然猛不可當,但是他卻有意無意地在金陵周圍徘徊。
雙方不知道是出於一種默契,還是因為互相感覺到了什麼危險,都在等待著某些後著。
七月,北唐羽林、神武、龍武、左右衛以及一些都城禁備來援的訊息傳到了金陵城內。
威遠將軍的兵馬越打越多,他在特意集結兵力。
明面上的南吳部隊只要靠近,迎來的便會是毀滅,然而暗中的真正力量,也已經集結。
七月初三,威遠將軍又入了金陵界。
金安和關連殿出了金陵城。
這也就意味著,金安不會再故意做縮頭烏龜躲避著威遠將軍,而事實上,金陵城內的糧草也不多了。
威遠將軍也不會再糾結應該是圍城還是先解決掉金安之外的麻煩。
天下人的目光都投到了金陵地界,一場決戰真正即將爆發了。
金安等不起,他不能等到北唐的援軍開到,而威遠將軍也很明白這一點。
旌旗招展,昌武將軍率領的北唐集結好的五萬大軍和江吞水、朱維江、趙彥雙匯合的兵馬對峙著。
一路戰鬥,這三名年輕人不僅僅手下的軍隊變得越來越強悍,而且也募集到了足夠的兵馬,而且南吳的一些起義軍隊以及各地的軍隊也在南吳秘府的作用下匯聚到了他們的手下,於是足有六萬左右。
而關連殿和金安的一萬多軍隊,也在城外正對著威遠將軍的兩萬大軍。
雙方總共十五萬左右的軍隊集結金陵,當是一番風雲變幻。
決戰的訊息在這一刻傳遍了天下。
……
……
很多人都不相信奇蹟,但是奇蹟的確是存在的。
在三四個月前,沒有誰認為南吳會擁有和北唐一戰的力量,因為就連他們的王師都崩潰了,金陵都落入了敵手。
那是最為灰暗的時刻,於是不少人都麻木了——因為反抗不會成功、沒有希望,只是徒勞死傷而已,或許安然接受北唐的統治,才是一個最最舒服的選擇。
時過境遷,各地戰火連天,風水輪流轉,金陵回到了南吳人的手中。
南吳擁有了和北唐一戰的實力,甚至是決戰的實力。
就在今天,由一些心懷信仰的年輕人領導!
此時雙方軍隊的部署很有特色。
金安和關連殿的軍隊背城而向,面朝南方。
威遠將軍的軍隊正對著北方的金陵城,還有金安等人。
江吞水等人的部隊在金陵城的東南方向。
而昌武將軍則是如同威遠將軍一樣在南面正對著江吞水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