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1章 殺胡口 (1 / 2)

六月初十,殺胡口。

“東有張家口,西有殺胡口”。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走西口”走的就是的殺胡口。

殺胡口之所以能夠成為長城西口,是因為它地處交通要道。殺胡口外兩山夾一川,是位於群山之間中原與草原的重要走廊。

殺胡口因為山谷中間的這條名叫“兔毛川”的河流,修建防禦工事的時候左右為難。兔毛川水勢大,無法在長城上開一個暗門引河水出牆;兔毛川水面寬,在河邊修建墩臺無法有效抵禦敵人的騎兵涉水而上。明朝在兔毛川上幾次三番修建的工事皆被河水沖毀。

因為這個原因,殺胡口成為萬里長城上的一個薄弱環節,歷史上草原民族入侵中原的時候經常都是途徑殺胡口長驅直入。

明嘉靖六年,阿勒坦汗擁騎兵十萬侵入殺虎口。嘉靖十九年,阿勒坦汗攜帶鐵浮圖再次侵入殺胡口,一路勢如破竹,直抵太原、平遙,攻佔十衛三十八州縣。嘉靖二十九年,阿勒坦汗又一次從殺胡口攻入。

嘉靖二十三年,大明朝在殺胡口邊牆以內一里處建築土堡屯兵,萬曆二年用磚包築整個土牆,稱為殺胡堡。

隆慶議和之後,大明朝在殺胡口外兔毛川河水以東,北依長城修建馬市。

因馬市貿易每日來往行人蜂聚,為確保城堡安全,大明朝在殺胡堡正北再新修一堡,堡中建築商店專門用以交易內外,名曰“平集堡”。新堡城牆高低與舊堡相等,二者形成一個“呂”字形。

新堡於北面通往關外,有柵子門緊連長城的城頭堡。柵子門高六尺,寬五尺,僅容一人一馬通行,白天開放,夜間宵禁。

之後又於新舊堡兩堡之間沿東西築牆,將兩堡連成一體,形成一個“目”字形。“目”字中央的腹地稱為“中關”,中關前後左右開門。於是殺胡堡由南向北共計四道城牆,四道城門。

大明朝廷於殺胡堡設守備一員,舊堡把總一員,新堡團總一員,新、舊兩堡共有步兵一千零四十員,騎兵一百五十二員,歸屬大同鎮右衛節制。

幾十年的太平時光,殺胡堡已經演化成一個繁榮的城市。城市內不僅商店林立,還遍佈各種廟宇。

東門外有水泉廟、東嶽廟,南樑上有茶坊廟,北面的柵子門外有喇嘛廟。

堡內有玉皇閣、真武廟、呂祖廟、火神廟、觀音廟、三清閣、財神廟、城隍廟、文昌閣、五道廟、土地廟、北嶽廟、文廟、關帝廟、三皇廟。

一條龍在三皇廟內燒香。所謂三皇,即天皇伏羲,地皇女媧,人皇神農。

一條龍對身邊的房日兔道:“人皇神農爺就是白老人。”

房日兔連忙給白老人上香。

看看時候差不多了,二人來到三皇廟外的一家麵館。

還沒吃上面,從外面呼啦進來十幾個兵丁。

為首一員將官,一腳踩上房日兔對面的條凳:“小子,有沒有路引?來幹什麼?”

房日兔回答:“來看我姐夫要什麼路引!”

將官面有慍色:“現在邊外兵荒馬亂,沒路引誰知道你是明人還是逃夷?”

房日兔道:“我就是逃夷!”

將官一屁股坐在條凳上,不滿地教訓房日兔:“右衛的參將現在也在堡裡,出了事我可保不了你!”

房日兔道:“你說我是你的達子兵不就完了?”

將官狠狠地咒罵一句:“平時要你來當兵你不來,現在馬上就要打仗你卻來送死!”

將官看一眼一條龍,問道:“他是誰?”

房日兔連忙回答:“姐夫,這位是龍爺,黃河上跑船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